查看: 6115|回复: 20

柴窑瓷器特征和文物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7 1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河南郑州。但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及遗址。
出产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制作精美光彩绝伦,是当时诸多窑中最佳的。
1.jpg


柴窑是以五代时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之姓命名的窑口,是历史上著名的御窑。据明人曹昭写的《格古要论》记载,后周显德时(公元954——959年),世宗柴荣在郑州一带建立的,据说当窑建成后烧数窑不成,最后移到新郑以南才烧成功,当时制瓷工匠向皇帝请示烧造款式和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时,柴荣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2.jpg


于是工匠们便按照要求苦心设计、精心制作,终于烧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产品。烧出的瓷器滋润细腻、有细纹(即细小开片),技艺精绝,为当时诸窑之冠。只是柴窑的产品有限,瓷片又薄,所以传世的柴窑器很少见整器,大多为碎片,由于烧造时间短,很难得,曾有“片柴值千金”之说。较早记载见明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普》一书,“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定名窑器皿”,后因柴窑只闻其名,不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柴窑瓷器为诸窑之冠,曾由资料记载描述:柴窑最贵,世不一见。柴窑烧制成本高、烧成率低,所以现存于世的柴窑次数量稀少。烧造一柴窑,需要近两千斤的松 木,成本高,二来柴窑烧造工艺要求非常高,少有疏忽烧造的柴窑就会出现意外,经济损失巨大,此外柴窑烧造对温度非常考究,温度偏高偏低都会影响瓷器质量 ,因此成品率低
3.jpg


文物价值
世宗帝柴荣曾御定御窑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以象征未来国运如雨过天青。
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清兰浦、郑廷桂在《景德镇陶录》一书中也说柴窑瓷:“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还说柴窑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过天晴云破出,到底指的是汝窑还是柴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绿色的柴窑图片很像我收藏的鱼形楼空底款柴的酒瓶胎色肉红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图标就是五代后周柴世宗款名的真正柴瓷,对柴瓷器来说我最有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柴窑瓷器和我收藏的有点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青翠绿色柴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柴窑本人就有十多个没人懂不值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柴窑,五大名窑首,存世稀少,专家不认,柴窑器型精美釉色晶润民藏不少,日后可见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兰浦、郑廷桂在《景德镇陶录》一书中也说柴窑瓷:“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还说柴窑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 这样的瓷器世上只有两件,可惜没有窑址即便有如此特征,在当今未发现窑址的情况下也无法为其证明身份。实在是可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7 11: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柴窑和上图一样。这简单的工艺制作不会失传。樊家井个个会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