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一对高28厘米的清乾隆“掐丝珐琅多穆壶”以9072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珐琅器,即景泰蓝的世界最高纪录。多穆壶是藏族人民盛酥油茶的器皿,此件“掐丝珐琅多穆壶”是清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精心制作的宫廷陈设品,造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藏、蒙、满、汉各族的团结一致。铜质精纯,釉质细润,为清乾隆时期宫廷御用精品。 清乾隆“掐丝珐琅多穆壶” 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景泰蓝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后来有学者进行了考证,发现至少在元代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入了珐琅工艺,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景泰蓝工艺品。初期在南方流传,后传到北京,到明宣德、景泰年间达到艺术高峰。明末清初孙承泽在《天府广记》中记载:“至内造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于市内重价购之。”数百年来,景泰蓝一直是海内外追逐的珍品。 景泰蓝用铜丝作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花纹图案,再将各色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 中国制造的掐丝珐琅,目前有年款可考的始于宣德年间,现在收藏于故宫的掐丝珐琅器中有不少款识为“景泰年制”和“大明景泰年制”。据专家研究,其中多数是景泰朝利用早期遗存的珐琅旧器重新改制而成,也有后世慕名仿造改款的。虽然明代中后期景泰蓝均有制作,但都没有超过宣德、景泰时期的水平。明代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铜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青铜器较多,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颜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掐丝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多有砂眼。 张同禄《羊眉吐气》 进入清代,宫廷成立了造办处,有专门设计制作景泰蓝的作坊,其工艺水平更上一层楼。胎薄,掐丝较细,彩釉比明代鲜艳,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纹饰虽不及明代生动,但镀金部分金水较薄,金色很漂亮。特别是乾隆时期,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皆达到新的高度,景泰蓝也成为宫廷艺术品的代表性品种,与玉雕、牙雕等并称“燕京八绝”之一,为“京作”代表。 由于景泰蓝制造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所以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很长时期主要在宫廷中制作,专供皇室享用。此外也有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品由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民间则很少流传。 清宫所用珐琅器分为陈设和日用两大类。在乾清宫正大光明殿上,到处陈列着珐琅器皿,例如成对的鼎式大炉、太平有象、双鹤等。偏殿案头摆饰的文具、钟表、炉瓶盒、花瓶、帽架,佛堂陈设的七珍八宝等。日用器主要是餐具。从皇帝家宴饮食用器的材质,可以看出珐琅器属于皇帝专用。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除夕清宫家宴为例,皇帝御宴桌上二三路的冷荤食品均用掐丝珐琅碗盛装,四路用珐琅盅盛干果及蜜饯果品,五六路冷膳和七八路的热菜,俱用掐丝珐琅碗;另外放在皇帝面前的小菜点心,也用掐丝珐琅碟盛装。然而陪宴桌上所用的餐具,则只能采用各色瓷器及银具了。又如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十五《膳底档》记载当天的早膳和午宴中用器的规定,早膳中采用五福珐琅碗、五谷丰登珐琅碗、珐琅葵花盒及金碗金盘等,而午宴皇帝御桌上的膳具是用掐丝珐琅碗、盘、碟,陪宴则是用各种瓷器。由此显见珐琅器皿在正式宴桌上,其象征性的地位远比瓷器及金银器尊贵。 近代以来,由于国门大开,景泰蓝开始大量出口。除官营作坊外,民间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字号,如老天利、宝华生、静远堂等。1904年老天利生产的“宝鼎炉”获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一等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获一等奖,从此景泰蓝在国际上声名大振。 民国时期景泰蓝彻底从宫廷走向民间,但一直处于徘徊发展阶段,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等数家老字号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 张同禄《万代吉祥葫芦》 20世纪30年代景泰蓝一度发展较为繁荣,北平的专业作坊就达100余家,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但伴随着近代商业的兴衰,民间景泰蓝的制作开始粗糙化。到1949年解放前夕,铜价上涨使得景泰蓝制作成本不断提高,出口的海运费用昂贵,依赖出口的景泰蓝行业奄奄一息,步入低迷,从业人员只剩下6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主导下逐渐恢复景泰蓝技艺,工艺大有提高,造型多样,纹饰品种繁多。数十年间,景泰蓝成为我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北京礼品之一。2006年5月,景泰蓝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6284-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景泰蓝瓷器,从宫廷走向民间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