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9|回复: 0

黄地粉彩描金福寿纹葫芦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3 16: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粉彩,又名“洋彩”,属于釉上彩瓷器的一种,其工序为拉坯施釉入窑烧制后,再在釉上绘彩,之后二次入炉烘烧。粉彩最早出现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在五彩和珐琅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使用一些西洋方法调制出颜料,比传统的五彩瓷更丰富,故名“洋彩”;而二次入炉烘彩的温度大约为700℃,比烘烧五彩瓷的800℃略低,所以其色彩质感显得比较柔软,故又名“软彩”。
乾隆时期(1736--1795),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期,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时的粉彩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葫芦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这些工艺繁复,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志制品中的杰出代表,同时,装饰工艺的发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烧制成为可能,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层次分明的色泽,石木及各种动植物的色调和质感都能够准确细致的加以表现。乾隆时期的粉彩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形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
粉彩可分为“白地粉彩”和“色地粉彩”两大类。“白地粉彩”是在白胎透明釉上绘粉彩图案,康熙、雍正时期都只见有白地粉彩瓷器。而乾隆时期国力昌盛,奢靡之风盛行,表现在瓷器上,则是富丽、繁缛的装饰风格大行其道。“色地粉彩”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即在某种颜色釉瓷的基础上绘粉彩纹样,如红地粉彩、绿地粉彩、黄地粉彩、蓝地粉彩、紫地粉彩等等。黄地粉彩,在清宫档案里也称为黄地粉彩,据乾隆内务府档案记载,皇帝曾旨唐英”……外面俱烧黄地粉彩地杖,花样各按吉祥纹样……”。
此黄地粉彩描金福寿纹葫芦瓶,撇口,长颈,上腹下垂,下腹扁圆,圈足。口沿绘金彩,下绘如意云头边饰,器外壁黄地粉彩绘勾莲纹,枝叶繁茂,凸显植物的茁壮和生命力。上腹部绘有对称“团寿纹”,下腹红彩饰“卍”字符,四端纵横伸延,互相衔接,也称万字锦、万字不到头纹。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足圈饰莲瓣纹一周。底施松石绿釉,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造型端庄秀美,纹饰繁缛,制作精美绝伦,纯净莹润的黄釉色地与色彩华美的粉彩纹饰相配,为乾隆粉彩器的上乘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