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5|回复: 0

十六世纪铜鎏金镶嵌绿松石的胜乐金刚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5 16: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六世纪•铜鎏金嵌绿松石胜乐金刚像
尺寸:高:39cm
估价:RMB: 5,800,000-6,800,000
这是一尊1995年在英国伦敦斯宾克拍卖行(Spink & Son)售出、属于卡尔顿·罗歇尔(Carlton Rochell)旧藏的胜乐金刚。这种双身胜乐金刚又称如意轮胜乐金刚,梵名 Cakrasamvara,藏文称为Chos-'khor bDe-mchog,意思就是“如意轮胜乐”。藏传密教或者说金刚乘佛教称为续,藏文叫rGyud,梵文的Tantra,有四部:即事续、行续、瑜珈续和无上瑜珈续,无上瑜伽续又分为父续和母续,其中有五大本尊(Yi-dam),智慧母续的本尊之一就是胜乐金刚,通常以曼荼罗本尊出现,有专门的经典《胜乐根本续》(藏文dpal 'khor lo sdom pa bsdus rgyud rtsa ba 梵文Sa?varodaya-Tantra)。
早期胜乐金刚造像出现在11世纪前后的东印度,大多是胜乐金刚单尊,多为黑色或灰色页岩深浮雕, 在西藏阿里11世纪的擦擦中也能见到单尊胜乐金刚,12世纪前后出现双身胜乐金刚,有金铜造像,更多的是壁画和唐卡,例如莫高窟北区465窟主壁,宁夏山嘴沟石窟的壁画,贺兰县宏佛塔及黑水城出土的如意轮胜乐金刚唐卡等。12至13世纪的金铜如意轮胜乐金刚男尊多二臂,造像拙朴、体量较小,通高多在40公分以下,璎珞简洁,有白银或红铜镶嵌。包括胜乐金刚在内的金铜双身像的成熟在15至17世纪,特别是15世纪丹萨替珠宝镶嵌装饰风格的兴起为表现满饰璎珞的双身像提供了契机,现今拍卖市场所见的精美作品大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从造像寓意来看,胜乐金刚的四面分别代表息、增、怀、诛四种事业与功德。十二臂代表十二真理,克服十二种缘起的羁绊。每面具三眼,象征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舍一切有情众生。主尊交臂怀抱明妃金刚亥母(Vajravārāhī),代表方便和智慧的合一,是佛教的最高谛理和修行境界。主尊主臂持金刚杵和金刚铃,其余手臂分握达玛茹鼓(damaru)、四面梵天头和银制嘎巴拉碗(Kapala)等。大梵天的头颅标志着他避免了一切幻象;嘎巴拉碗意味着他已经消除了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矛盾。四面主尊的三叶头冠嵌骷髅头;发髻中间镶十字金刚杵,其上有火焰摩尼宝,发髻左侧饰一弯新月。其左腿弯曲,右腿撑直;肩披象皮,腕缠虎皮。明妃金刚亥母双腿盘在主尊腰间,右手高举金刚杵,左手托银制嘎巴拉碗。明妃头发饰红珊瑚,裙嵌绿松石。此尊双身像五官刻画写实,面部表情丰富,姿态生动。头冠、手镯、臂钏、脚环和衣裙上均镶嵌绿松石,肩上与下身挂人头花环和骷髅花环,足踏暗夜母与怖畏明王。双身像下方为束腰仰覆莲座,上下边缘饰连珠纹。整尊造像在一种强烈的动势当中又不失平衡与稳定,给人以动人心魄的气势。
从造像欣赏看,与14至15世纪金铜造像相比,16至17世纪的西泠如意轮胜乐金刚头部上扬,进而使造像的视野更加开阔,男尊主面庄严沉静注视明妃的神情使得原本环抱的双身像毫无俗人想象,这是藏传佛教双身造像的最高境界;男尊主面与其余三面的12只眼睛将造像的视野扩展到三维空间,从而使象征智慧与慈悲的双身本尊成为曼荼罗宇宙的中心;同时,西泠造像以明妃金刚亥母镶嵌了绿松石的、流畅变化的璎珞将双身像合围成一个不可分离、但又飘逸轻盈的整体,消弭了金属造像的沉寂,具有了双身像具有的生命活力。此外,本尊金铜造像形体优美、头部、躯干与肢体比例合度、鎏金明快,17世纪以后出现的大量如意轮胜乐金刚金铜造像大都是在此类造像风格上发展起来的。
胜乐金刚身上的密宗装饰物代表着六波罗蜜和五方佛。头冠代表着禅定波罗蜜和阿閦佛;耳饰代表着忍辱波罗蜜和阿弥陀佛;项链代表着布施波罗蜜和宝生佛;臂钏、脚镯代表着持戒波罗蜜和大日如来;腰带、裙代表着精进波罗蜜和不空成就佛;十字金刚杵代表着般若波罗蜜和金刚总持。五十一个头颅代表着唯识宗中的五十一心所。藏传佛教的胜乐金刚与印度教的湿婆的关系密切。新月形头饰、第三只眼睛、虎皮、三股戟和头盖骨碗元素都明显借自印度教湿婆图像,不同的是其足踏印度教神像与披挂印度教大梵天头颅,这也解释了金刚乘欲表现佛教高于印度教的意味。
十三世纪·合金铜释迦牟尼坐像
尺寸:高:50cm
估价:RMB: 2,800,000-4,200,000
这是一尊西藏13至14世纪合金铜释迦牟尼坐像。释迦牟尼佛(梵文: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此尊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象征作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修行悟道的重要时刻。
这尊佛像五官刻画立体,面相圆润。眉如新月,眉间白毫突显。眼睛为双眼皮,刻有下眼睑,呈半闭状,眼帘低垂,向下凝视,带有沉思冥想的神情。鼻梁高挺。小口薄唇,嘴角微微上翘,嘴唇上有朱砂彩绘痕迹,面容安静祥和。耳垂较长,其底部低于下巴,有矩形的耳洞。顶上肉髻饱满突出,排列整齐。肉髻上有如意宝珠。肉髻和白毫均属佛三十二相。颈纹三道。体型匀称健硕,胸大肌突出,腰较细,给人以挺拔庄严之感。袈裟薄衣贴体,线条优美,从左肩披至莲座之上,左袖覆盖至手腕,袒右肩与右乳,左臂与身体之间有三道紧致的衣纹。左肩上及双腿下有鱼尾形衣纹。袈裟边缘饰有团花纹,团花内侧刻有细连珠纹,外侧刻双线。腹部刻有肚脐,肚脐以下有呈“卍”形的阴刻线条。莲座的莲瓣饱满且富有张力。整体刻画细腻,造型优雅宁静,为后期印度帕拉王朝的艺术风格。
十三至十四世纪•合金铜莲花手观音立像
尺寸:高:40cm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莲花手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众多化身之一,因手持莲花而得名。此尊造像呈三折枝式站立,体态婀娜多姿。头戴花冠,冠侧有两朵宝相花。眉眼细长高挑,面庞圆润。上身袒露,似披披肩,其上有繁缛的圆形花纹。左手拈一枝莲花,半开敷于左肩旁,右手下垂施与愿印,掌纹刻画明晰而夸张。臂、腕皆饰钏环,钏手环具印度地区特点。下身着印度式水波纹裙,U形的波纹之间点缀着圆形涡点小花。长裙轻薄贴体,在身向形成披风状,尽显女性健美的肢体,肌肉饱满而富有弹性,这是帕拉时期造像高超的写实技巧。整躯造型、装饰样式都具有浓厚的帕拉艺术风格,但造像的铸造工艺和细部的艺术特点具有西藏造像艺术特征,应是十三至十四世纪西藏中部风格造像。
十六世纪•铜鎏金大威德立像
尺寸:高:31.5cm
估价:RMB: 900,000-1,200,000
因大威德法独具五种特性,文武合修,去障力大,事业广大,被称为“事业之王、忿怒之尊”,所以得到各大师的青睐。大威德也是佛陀当年为对治阎罗死主所传,所以修持大威德金刚者在长寿方面有特殊加持。小四也非常喜欢大威德金刚。
此尊独雄大威德金刚具有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根本正面为极其凶暴忿怒之水牛面,头具一双尖锐利角,尖端各有一团智慧火焰。三目赤红圆瞪,眼腔嫣红,血丝满布,犹如鲜血涂敷般。鼻上忿怒皱纹满布,二鼻孔犹如烧红之赤铜吹号,鼻中呼吸回荡之气息,乃如可以毁坏世界之疾劲黑风。巨口鲸张,量如苍穹,四颗尖锐獠牙露出口外,舌头伸卷犹如电闪,眉毛须发上竖,犹如能坏世界之烈火炽燃焚烧。右方及左方之七面及罗刹面皆极忿怒可畏,罗刹面上之面为文殊面,文殊面相文静中微带忿怒,于文殊五髻之顶上有摩尼宝珠及花鬘为装饰,其面同样具有三目。除文殊面外,其余八面皆有橘色头发上竖。
三十四臂中主尊二臂手握钺刀和嘎布拉碗,其余左右各十六手臂,分前后两排。十六条腿,压阎王十六面铁城,亦象征十六空相。右八腿弯曲,脚下依前向后为俯着的人、水牛、黄牛、驴、驼、狗、绵羊及狐, 此八种人兽表示八成就;人兽之下踩着大梵天、帝释天、遍入天、大自在天等天神,象征着此法是与印度教之类的世间禅完全不同的超世法;左八腿伸,脚下依次为秃鹫、枭、鸦、鹦鹉、鹰、鸭、公鸡及雁表示八自在清净 。之下踩着六面童子、象头魔、月亮神、太阳神等天神。座上的莲瓣雕刻精细饱满,具有典型的15世纪莲瓣的特点。
十六世纪•铜鎏金不动佛坐像
尺寸:高:28cm
估价:RMB: 700,000-800,000
此像表现的即为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标准造像。佛像头饰螺发,头顶肉髻高隆,宝珠顶严,大耳垂肩,脖颈处刻有三道蚕节纹,显示了佛陀不同凡俗的相好特征。造像额部高广,眉眼上挑,眉间饰圆形白毫,隆准小嘴,形象生动写实,庄严而寂静。上身着袒右肩式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采用古印度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充分显露出躯体的自然起伏和变化,仅在领口、袖口、小腿和和袈裟下摆处用连珠纹表现衣边并装饰稻粒纹,稻粒首尾相连,呈八字形分布,这种稻粒纹源自13-14世纪尼泊尔迦舍末罗王朝的佛像装饰。释迦牟尼结跏跌端坐于莲花宝座上,身姿挺拔有力,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置右膝结触地印。莲座正前方置一金刚杵,象征释迦牟尼佛降魔成道。莲花座上下边缘装饰一周连珠纹,花瓣细长饱满,劲健有力,上下对称分布环绕莲座一周。整体造型优美,躯体雄健,气韵生动,特别是其饱满的肌肉、挺健的身姿,潜藏着无穷生机与活力,极富艺术美感,表现出极高的铸造工艺水平。
这尊佛像风格受到了尼泊尔艺术影响,尤其是其肢体和全身的衣纹表现手法具有尼泊尔艺术鲜明特点,但在整体及局部造型上融入了更多的西藏本土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时代特征鲜明。造像采用合金红铜铸造,鎏金光泽明亮,尽显佛像之庄严神圣。
十八世纪•铜鎏金财宝天王像
尺寸:20.5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这是一尊汉藏风格的造像精品。财宝天王如意坐姿坐于坐骑雄狮之背上,宝狮膛目圆睁,阔口盆开,锋利的牙齿畏怖逼真。左手持吐宝鼠,象征着财宝。右手握如意宝幢,神态威武,宝幢转动便产生珠宝,故称财宝天王。头戴五叶宝冠,宽额丰颐,须眉倒竖,双目炯炯,面相威猛。身穿铠甲,呈武将装饰,腰勒金带,脚腋战靴,以狮为骑。飘拂的缯带、披帛及衣袖,增添了律动感。除面部外通体鎏金,色泽饱满,亮丽浑厚,金碧辉煌。宝冠、铠甲、宝幢、璎珞配饰等刻画更是精彩绝伦,极尽奢华。雕工极为细致逼真,周身铠甲甲片都大小一致,细密整齐,坐骑回首昂望,尾巴翘起,雄壮威猛,工匠技艺已发挥到极致。单层覆式莲花座莲花瓣挺拔饱满,整体看起来极为精致漂亮。财宝天王是藏传佛教中掌管财宝富贵,护持佛法的善神。依经典所记,在释迦牟尼佛住持之时,天王在佛前立下誓愿,愿护持佛法,并给予众生财富之资量,令其成就世间法。故以其外相虽显财宝天王之貌,但实质上仍是佛陀之所化现。常行慈悲善行之一切众生,借由财宝天王之大力加持,可事业顺利,鸿图大展,求财满愿,快速相应也可消灾解厄、求取财富、增进福祉。常供奉修持此像,可以消灾解厄、求财满愿、事业顺利、鸿图大展。
辽•木胎漆彩文殊普贤一组
尺寸:37×39cm
估价:RMB: 350,000-400,000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大乘佛教的精神。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如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大士,三者并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此拍品造型古朴,虽然历经几百年却依然保留些当时的原彩。从菩萨的开脸造型,到雕刻的手法工艺,无不向我们展示出辽代审美的大气与雕刻手法的精炼,在普贤的左侧还雕刻有一胡人,属于少见的佛造像。
小四喜欢佛像的原因不仅是因为造型精美,因为还是名佛教徒。看到精美的佛像从心里总想跪地参拜。也想请一尊回家供奉,只是作为古董的佛像实在是小四承受不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