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古玉的收藏鉴别如想到达一定水平,需要掌握历史、金石、雕刻、材料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作为古玉收藏爱好者,我们应从以下三个基本方面去鉴赏,辨别古玉。
一、玉料质地:汉代前古玉材质较杂,良渚文化古玉的材质种类以透闪石(和田玉)的比例为最高,蛇纹石(蓝田玉)次之,萤石、石英岩、绿松石、绢云母、玛瑙类、滑石类以小比例出现。汉代开始和田玉是历代玉器制作最广泛使用的玉石材料。不同的时期与地区所出古玉在用料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玉料亦有老坑和新坑之分。新开采的和田玉料与和田古玉在质地上多有微妙的变化,所以玉料质地特,征也是鉴别真、伪古玉的重要根据。现代伪古玉制作多选用一些质量极差价格极低的玉石杂色料或石性严重、有绺裂的次料进行伪造。这些玉料多为和田糖玉、东北黄玉、岫岩玉等。现代伪古玉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近30年来才开始大量开采、使用的玉材,诸如昆仑玉、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等。所以辨伪者接触到的器物若是这几种玉质所琢制,其为伪古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因此,鉴别古玉必须要掌握历代玉器的用料特征和主要玉材的特质,分清真伪古玉在材料上的差异和特点以及同一种材料的新旧差别。
二、制作工艺:古代制玉工具效能较低,转速不均且慢,多以湿砂为中介物,人力手工操作,精准程度较差,制作周期较长,加工力度小,削磨量较少。现代工艺中介物质细,工具、中介物、玉料三速运转的电机带动镀有人造金刚石粉的合金工具钻磨而为。现代工具效能高,磨削快,加工时间较短。另因仿古作伪者急功近利,技术不到位,玉器表面多会起热,干磨出毛道,线条边缘会出现崩碴。以制作工艺为着眼点辨别真、伪古玉,要熟悉、掌握历代古玉的主要制作痕迹诸如砣痕、线切割痕、钻孔(钻和管钻)、抛光、打磨等特点,从玉器的线条、镂空处、轮廓边角、钻孔内壁以及器物的背面(沙面)等部位进行观察对比,得以去伪存真。以砣痕为例,砣具在历代玉器制作中主要应用于碾琢线条、切割开料、开窗镂空等工序之中,老砣工碾琢出的线条大多自然顺畅,呈两端尖浅、中间宽深状。阴刻线条边沿两侧没有崩碴.槽底呈现出磨砂状部分粗工会有重砣、歧出、过界的现象。而现代伪古玉的阴刻线边沿两侧往往出现均匀崩碴,槽地干涩且有毛道。此外,在古玉嵌饰的背面以及窄长条状镂空处亦常能见到由细密,匀称向外做离心推进的多条圆弧构成的半圆形磨砂砣痕,这是大多数现代伪古玉上所不可见的。
三、造型气韵:玉器的造型是随着社会的演进和人们对事物认知程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发展成熟的,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各个时期大多都有各自鲜明的造型特点。因此造型也是鉴别真、伪古玉的重要依据,现代伪古玉的造型主要有三个来源:其一、依据真品,照章仿制。即根据公开发表的古玉图录或馆藏品仿制。此时需要辨伪者对考古出土或馆藏的标准器熟稔于心。但凡遇到与上述标准器造型近乎完全相同者(尤其是器形复杂的器物),都要认真考察。其二、为主观臆想伪造。这类仿品大多造型不伦不类、怪异奇特,纹饰堆砌混乱,丝毫不符合当时人的审美观点。其三、是在照章仿制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想象。在局部造型、纹饰上予以调整,这类仿品看似鉴别难度较大,实则不然,这些仿品制作时,大多是细心摹拟,比较拘谨且脱离古代玉器制作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作品造型呆滞,缺乏生气,难以捕捉到古玉固有的气韵和艺术风格,最多仅能达到形似而已。
至于,有人在鉴别古玉时喜欢太多的关注玉器上的“沁”与“包浆”,个人认为沁”与“包浆”其鉴别很大层度需要的对古玉的一定阅历,一些判断标准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像以上三点好定性的判断,故在古玉收藏鉴别过程中,应在着重关注了解以上三点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再附带了解玉器上沁”与“包浆”的情况,这样鉴赏古玉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