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布。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前人也有的认为布即钱镈之镈的同音字。布币的形制到了战国时代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由空首变为平首、由大变小;这时的布大致在可分为四类: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和杂形布。
三孔布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旧称“三窍布”。铸于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形同圆首、圆肩、圆足、圆裆;独具的特征是:布首及两足各有
一只圆孔,故称“三孔布”。面文多为地名,背文有纪重和纪值文字。分大、小二型,各布均以“两”、“珠”计重。
三孔布, 赵国铸币,约铸于 公元前422-公元前386年之间。世传三孔布面文有:上尃、下尃、上苑(艾)、安阳、南行唐(鱼阳)、北九门、文雁乡、相、阿、妬邑等。
笔者本次博展的是两品大型三孔布《下專背一两》大、小两版式。两品铜坑而出,拍照时未作任何清理尽量保持了它出土原貌,钱文清晰可辨,锈色自然,锈斑入骨;其币形舒展,铭文洒脱,颇具形与神的美感。岁月的沧桑使钱体发生了质的变化,掂在手上比较轻飘。
下専背一两,版式稍大者高73、8毫米,宽34、5毫米,重22、6克;版式小者高71毫米宽32、4毫米,重20.8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