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3|回复: 0

宋代赵孟頫书《陋室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8 09: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1.jpg
赵孟頫行书长卷欣赏《陋室铭》纸本,纵49、横131厘米;共19行,计86字。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该卷录书唐刘禹锡《陋室铭》全文。通篇字形扁方,结体方阔,间架疏朗,方整平正,用笔方圆并举,以方笔居多,转折处见棱见角。法度谨严,字势宽博开张,气度平和雍容,雄浑大气。笔力厚重,笔画丰肥,笔法坚实,稳重遒劲,意态古朴生拙。书写时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加了几分灵动。应为赵松雪较早年的作品。

2.jpg
赵孟頫是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书画大家。无论在创作还是对于后世的影响方面,均堪称一个里程碑式的领军人物。他是一个多产的书法家,并且长寿,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师承对象和创作理念。在书法史上,也许没有谁比赵孟頫的书法更具有阶段性特点,而且这种特点非常明显,有着非常清晰的轨迹,这是和他的师承、艺术天赋、阅历及其创作的不断更新密切相关的。

3.jpg
关于他的书风的分期,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明代宋濂在跋赵孟頫《浮山远公传》时所谓的“三段论”:“赵魏公之书凡三变,初临思陵,中学锺繇及羲、献,晚乃学李北海”,其中“思陵”指宋高宗赵构。宋濂的这种论断被后来的很多鉴藏家和评论家所认同。现以广东省博物馆所藏行书《陋室铭》为例,解读其早年书风。

4.jpg
行书《陋室铭》卷本原为纸本挂轴,后来经蓑衣裱,改为纵49厘米、横131厘米的手卷,作者署穷款“子昂”,钤朱文方印“赵氏子昂”,引首钤朱文长方印“松雪斋”。另有白文收藏印“竹隐王氏从龙子云章”。赵孟頫常用印中,有一方铜质的朱文方印“赵氏子昂”,即此卷中所钤印。该印在赵孟頫三十三岁时有所缺损,因此成为判断赵氏书画创作时间的一个重要标志。书画鉴定家刘九庵认为此印在未损以前四周边际乃是横平竖直,该卷中此印尚与此一致,据此则该卷当为其早年所书。

5.jpg
在赵孟頫传世的署有年款的作品中,一些创作于三十岁左右的行书作品与此《陋室铭》卷风格较为接近,其间架结构、运笔及笔势均多有相似之处。因此,虽然此卷并无纪年,从印章、署款和书风看,应该是赵氏三十岁左右的代表作品。

6.jpg
从书风看,该卷与宋高宗书法在笔道、结体上有很多继承之处。在《陋室铭》中,不难看出,赵孟頫早年与古为徒,结字扁平,气势端秀,在宋高宗的基础上融入己意,但这种“己意”是非常有限的,有些笔划、结体还显得有些稚嫩,以至于其艺术性与中晚年的作品相比要大打折扣。当然,在后来的临习古人中,他博采多家,兼收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走出古人的阴影,成为一代大家。从这件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早年在艺术上的探索,从这点而论,其意义及其在赵氏艺术史上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
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