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55|回复: 0

如何通过底足辨伪法鉴定古瓷器的真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2 16: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的传统,当代艺术品收藏投资时代已经进入了最兴旺的时候,艺术品收藏是继股票、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但是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令人防不胜防。那么如何鉴定古瓷器呢?
  陶瓷鉴定的方法很多,比如看器型、辨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背景等途径,但对初学者来说,不管是看器型还是翻书,掌握起来都不太容易,那么突破口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底足着手。各个时代、各个窑口的瓷器都带有它们自身不同的DNA,,这些不同点在器物的露胎处——底足往往有许多表现。
  底足是古瓷所含信息量最大的地方。透过底足,可以见其胎、其釉,可以见其胎釉结合情况、烧造工艺、老化程度等。在它们做胚、垫烧、出窑的时候就由于胚土原料的配比不同,显示或红、或灰、或白的胎色;修足时因各代工艺方法有异,就产生乳丁、跳刀、同心圆、旋挖痕的不同状况;装窑时由于垫并或垫沙,器底也留下不同痕迹;入窑后又由于胎土含铁元素随水汽外泄使露胎处显示桔黄、桔红的窑红色;
  那么,如何从底足鉴定古瓷真伪呢?底足中的“乳突”、“旋痕”、“跳刀痕”、“棕眼”、“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一、古瓷器底足鉴定之“乳突”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1.jpg

二、古瓷器底足鉴定之“旋痕”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
2.jpg

三、古瓷器底足鉴定之“沾窑砂”
  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
3.jpg

四、古瓷器底足鉴定之“棕眼”
  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较浅,从“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体。
4.jpg

五、古瓷器底足鉴定之“窑红”
  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时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5.jpg

六、古瓷器底足鉴定之“敲底”
  “敲底”,见于道光时钧红,由于其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在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一般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
6.jpg

古瓷器底足鉴定:
7.jpg

晋越窑 底部垫烧痕


8.jpg

唐 越窑 底部垫烧痕


9.jpg

唐 长沙窑 底部刮痕


10.jpg

唐 洪州窑 底部刮痕


11.jpg

唐 五代 邢窑 玉璧底


12.jpg

宋 湖田窑 底部垫烧痕


13.jpg

元 底部乳丁


14.jpg

元 挖底旋


15.jpg

明 跳刀 乳丁


16.jpg

明 垫沙 糊米底


17.jpg

明 粘沙


18.jpg

明 跳刀痕


19.jpg

清 康熙 缩釉见胎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