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0|回复: 0

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5 09: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尺寸:827 x 29.4 CM,材质:绢本 设色 手卷。

中国的宋王朝是一个传奇的王朝,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家倍出的时代,宋代的艺术与王朝的政治命运密不可分。1125年, 金军大举进攻宋朝都城汴京。钟爱艺术的宋徽宗退位, 传位于钦宗。1127年,金军攻陷汴京,掳二帝及三千余名宗室成员,劫掠珍宝、书画和能工巧匠,返回北方。其时,在靖康元年(1126)第二次作为质子的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奉命出使金营求和,在河北磁州被守臣劝阻留下,从而得以免遭金兵俘虏。靖康之变后,康王即位,是为宋高宗。在飘摇动荡中,高宗一路南迁,最终于1138年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王朝。
而在宋高宗宫廷收藏中有一幅很重要的绘画,是李唐(约活跃于1120-1140年间)所作的《晋文公复国图》,该画卷描述了一个经典的王朝复兴的故事,全图分为六段,采用连环绘图的形式,晋文公的形象多次出现,每段都有树石、车马、房屋作配景和宋高宗赵构手书的《左傅》中的有关章节。 即东周时期晋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西)公子重耳的故事。公元前656年,晋国陷入内争,重耳遭流放,始奔狄(今山西西部),十二年后,借道魏国,到达位于今山东的齐国。七年后的公元前637年,重耳一路向西、向南,途经赵国、宋国、郑国和楚国(位于长江流域谷地),折返北行,再一年,重返晋国,当上晋国国君, 是为晋文公,并很快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故事是“王朝复兴”的绝佳范例。重耳在少数民族聚集之狄地流亡的生涯,似乎也与高宗身为康王时曾作为金国质子的经历如出一辙。

1.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一段
2.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一段局部放大
全卷第一段,首先看到的是公子重耳拜会宋国国君。宋襄公和他尊贵的客人端坐帐中,亲切交谈。庭院中,骏马良驹被呈上,作为送给晋国未来君主的礼物。在这个场景中,对马匹的描绘十分精美。帐篷外的马夫和两匹骏马与坐在帐篷内的人物巧妙呼应。

3.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二段
4.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二段局部放大
与之相反,在随后的第二段画面中,重耳访问郑国的场景一点也不隆重。我们看到,重耳匆匆告别怠慢他的郑国公;在右侧画幅中,他面容阴郁地登车离去,仆从步履仓促,紧随其后。其中一个侍从还向后挥动衣袖,以示鄙弃和愤怒。第三段是这幅画卷中色彩最丰富的一节, 描绘了公子重耳访问以好战著称的楚国的场面。
画面后面那段文字描述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次会面的情形: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 “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楚子)乃送诸秦。

5.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三段
6.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三段 局部放大
在这段画面上,招待未来晋文公的飨宴被描绘成凯旋的仪式:车轮滚滚,山石、树木、旌旗、云朵如军旅行进般,充满动感。画家笔下,车轮从回旋状的大圆石上滚滚而下,构成中国艺术中绝无仅有的戏剧化场景。紧接着的画面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场面,秦穆公派来的五名年轻宫女正迎接公子重耳。紧随其后的画面更引人入胜:公子重耳即将渡河进入晋国地界,在即位前夜,他向在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中衷心追随他的子犯表示谢意。由于担心今后不再被重用,为表明忠贞,子犯向这位未来的晋国君主敬献一块玉璧,以象征自己完整无瑕。同时,子犯还请求重耳处罚自己过去数年曾经犯下的许多失误。重耳愤然将玉璧投入河中,高声道:“所不与舅氏(子犯)同心者,有如白水。” 在手卷中,这一场景在一棵高耸的松树下展开,巨大的枝叶仿佛重耳头顶的华盖。重耳的宽宏大量和大臣肃穆的神情,以及仆从们的敬畏之心,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7.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四段
在这段画面里,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 《河水》,公赋 《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8.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五段
在这段里: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絏,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9.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第五段
长卷最后表现的是公子重耳成功返回晋国成为国君的场景。我们看到晋文公的队仗威严雄壮地走向宫殿。牵引晋文公车乘的马匹,小得似乎有些不合比例,描绘的笔法也显得刻板机械。然而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画家着力塑造队列中每一个昂首阔步的人物充满骄傲和志得意满的神情,将马匹的体量缩小更似画家刻意而为,而非无心之举。十二世纪早期,文人画家批评绘画中追求形似的表现手法,导致许多有名气的画家摒弃了写实性绘画的创作,这类作品多由职业画家完成。

这段所述: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

10.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跋文
乔箦成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

释文:右图晋文公复国故实,间书《左氏传》于左。始于宋襄赠马,至朝于武宫而止。前辈跋谓为吴元瑜画,黄鲁直书。余谛观笔法,图乃李唐,书乃思陵,不可诬也。且余家向藏 《晋公子复国图》 一巻,为晞古妙笔。前有奔狄、过卫、适齐、及曹四事。其后布景则同,而无书。此则逸其前,而书《左传》于后。盖思陵少年书学鲁直,后刘豫令能书者为间,遂改学六朝人法,自成一家,无怪乎后人之误评耳。余乃削其跋,正其名,而著语于后,世必有韪余言者。北燕乔箦成识。

11.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跋文
石岩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

李唐,字晞古,河阳人。在宣、靖间已著名画院。南渡后,流寓临安,卖画自给,无有识者,途穷日困。尝作诗曰:“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可概见矣。后有中使识之,奏闻,复入待诏,一变前学,遂为画院之首。此图前后有“宣和”大、小玺,后人便目为北宋,而不知为晞古早年之笔,高古迺尔,尤足珍也。至于高宗书传,亦与晚年书法不同,想初驻临安时,流离播迁,冀图复国,如登天上。见此图有不惊心感叹者乎。节书《左传》,有以夫仲山订正而改题,洵有据哉。元统二年秋八月既望石巗题,是日弁阳周公谨同观。

12.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跋文
吴宽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

宋高宗万机之暇喜书经文,尝曰:“写字当写经书,不惟学字,又得经书不忘。”曾写有 《十三经》,刻石禁中。迨元初,杨琏真珈发宋诸陵造塔,取故经石为塔址,遂散落如云烟矣。予所见真迹惟 《毛诗》颇多,毎十篇作一卷,虚其左,令马和之补图,大抵乃德寿宫事。此巻则李画在前,人物类伯时,树石、宫宇肖黄筌,较胜晚年之作。而书在后者,益证为思陵早年笔,有虞永兴风规,足称二绝。成化六年四月望日吴宽题。
13.jpg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