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1914年)甘肃省开始铸币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其间以铸造铜币为主,并未铸造银币,民国十五年(1926年),兰州成立了甘肃造币厂,开始铸造用于流通的甘肃版民国三年袁像银币,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基本停铸。民国三十七年(1948)郭寄峤任甘肃省主席时又重新开机铸造了一批银币。最初甘肃省铸币,币的正面的左右分别铸有“甘肃”两字,原只限于甘肃省流通故有了现在的甘肃名誉品加字版。后为了更广泛的流通,就删除了“甘肃”两字,也就有了现在的不加字版,现经过甘肃版的藏家、爱好者多年的揣摩和总结,根据不加字版的字体嘉禾等不一样的特征又分出了很多种版别,在袁大头银元中,不加字甘肃版的做工较粗,成色甚劣的典型,重量从25克多至27克多不等,含银量是最差的,最不受商号、银号欢迎的就是此币(当年是以库平七钱二分,成色银九铜一,以后又改为银八九铜十一)为计量货币交换,属于官方偷工减料,在流通中因被商号、银号拒收而回收重铸,造成现在存量不多,其价值大于普遍袁大头,个人认为是未来“潜力股”。下面由本人所见过、玩过的甘肃版别上实图供广大甘肃银币爱好者指正和欣赏及相互学习交流。(此帖子的观点为小弟个人看法,学识浅薄,不足或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各位批评指正探讨。)
甘肃大名誉品加字版:最初铸品,花纹较粗,成色较粗,成色甚劣,铸量稀少。1、袁像两侧铸有甘肃二字,“中华”和“肃”字左半部多弱打,可能是当时的模具原因造成的。甘肃两字平整,“甘”字一横的右端和“肃”字一横的左端因为模具问题通常都嵌入底版,与底版溶为一体。仿品“甘肃”二字生硬无神,高高凸起,周围包浆也略为不同。2、“壹”字起笔和“豆”字的起笔分岔,形成剪刀口。3、袁像胸襟前有长城暗记,背面嘉禾多复打! 4、边齿,由于当年的设备很陈旧,铸造边齿时有很大缺陷,边齿铸造越完美越漂亮多数为仿品,边齿是由夹丝齿、直齿、中间夹细齿和橄榄齿组成。5、甘肃加字版的“圆”为“开口贝”。 6、背面“圆”字方框中“贝”部左上方有一小银点,所见开门甘肃加字版均有这个小银点。没有的个人认为即假。有这个小银点的可未必就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