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书如今绝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这是事实,但是为什么还有人去学、去写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流畅连续。《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史记》中也有记载,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我更倾向于史记中的记载,草书最初应该是为了速记而产生的。比如,书吏、侍郎这些负责记录的官员,上司在讲话,总不能还一笔一划工整的记录吧,写字太慢,效率太低,万一有遗漏可是多大的罪责啊。
到了今天,草书在艺术方面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那么草书美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古代书法神圣们的草书名作。
王羲之 草书《服食而在帖》局部
唐 张旭《草书心经》局部
怀素 草书《高坐帖》局部
米芾 草书《珊瑚复官二帖》局部
南宋 文天祥 草书《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局部
宋 岳飞 《悼古战场》局部
宋 岳飞 《悼古战场》局部
确实很美、很壮观、大气,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笔势变化多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我们再欣赏一下现在的草书书法作品。
我们不能拿当代书法作品与古代名家比较,这很不公平。因为现在毛笔的作用只有在艺术上表现,实际生活、工作中已经根本用不到了。所以,在用笔时间上要比古人少太多时间了。这是一个必须要大量时间练习、学习才能体现出精湛的书法技巧与神韵。
即使,我们现在用笔时间少,写不过古人,但是美与丑还是要有界限与底线的。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