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草书杜甫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诗轴》
行书七绝诗轴
《行书松阴花片七言联句轴》
邢张米董
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邢侗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明万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善画,能诗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
邢侗书法欣赏
张瑞图
张瑞图(1570-1644),明代官员、书画家。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
张瑞图 小楷《王无功答冯子华处土书》
张瑞图 小楷《王无功答冯子华处土书》
张瑞图 小楷《王无功答冯子华处土书》
米万钟
米万钟(1570―1628),明代书画家。字仲诏、子愿,号友石、湛园、文石居士、勺海亭长、海淀渔长、研山山长、石隐庵居士,陕西安化(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人,徙居北京,米芾后裔。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既有南宫篆法,也有章草遗迹,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
米万钟书法欣赏
董其昌《百羽扇赋》
吴中四才子
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唐伯虎《落花诗册》
文徵明《琵琶行》 局部
徐祯卿书法欣赏
祝允明小楷欣赏
二沈
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沈度
沈度(1357-1434),明代书法家,字民则,号自乐。明松江府华亭(今上海金山)人,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永乐时以善书入翰林。由典籍历迁侍讲学士。沈度擅篆、隶、楷、行等书体,藏于秘府,被称为“馆阁体”,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
沈度《行书七律诗》,纸本,纵24.5cm,横29.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粲
8岁通《孝经》、《论语》、《孟子》,10岁能真草,13岁时父母双亡,兄又发配云南,他独自闭门读书。家贫无纸,在墙壁上悬腕练字,其书法飘逸遒劲,名重一时。沈粲因字写得好而做了官。书法宗明初的宋璲、宋克,草书行笔圆熟,遒劲骏逸,被人们称为“草圣”,名擅一时。
《草书千字文》 局部
《草书古诗》
书应制诗 纸本
清四家
清朝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四人书法享誉大江南北,时称“翁、刘、梁、王”。后人称他们为“清四家”。
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 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翁方纲学识广博,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但他的书法艺术水平并不是很高的。他的书法讲究无一笔无出处,而自己的东西却很少。行书是典型的传统帖学风格。连贯柔和,不急不躁,循规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风范。
行书《论绛帖》卷
刘墉
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頫、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
刘墉《临颜真卿送蔡明远叙行草轴》 76×4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刘墉《行书七绝轴》纸本行书 104×53cm 山西省博物馆藏
刘墉《行书四言联》纸本行书 55.2×16.8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墉《节录陆廷灿“续茶经”立轴》行书 山东省博物馆藏
梁同书
梁同书(1723年~1815年),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钱塘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生性重孝,以书法著名。他的书法也是从董、赵起步的,并且博涉颜、柳、米等唐宋诸家。他主张不拘泥于前人的成法,强调在创作中自出胸臆。
梁同书《行书七言联 》
梁同书《行书七言联》
梁同书《论兰亭轴 》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人手,受其影响颇深。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他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这与他的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
王文治 楷书 《次男维桓圹铭》
民国四大书法家
学界公认的民国四大书法家,分别为谭延闿(楷书)、胡汉民(隶书)、吴稚晖(篆书)、于右任(草书)。
谭延闿
谭延闿,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他的书法名满天下,是继清代钱沣之后的又一个颜体大家,享有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的美誉。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为世人所叹为观止。从民国至今,写颜体的人没有能出谭延闿其右者。
吴稚晖
吴稚晖(1865年-1953年),常州武进人,原名吴眺,后改名敬恒,字稚晖。他早年投生国民革命,既是孙中山忠诚的战友,又是蒋介石倚重的元勋。吴稚晖精通考据之学,古文字造诣颇深,青年时就擅长书写篆书,陈布雷评价其“雄劲整秀,纯以籀隶之意行之,既论书法已足千秋”。当初他应试举业时,通篇使用大篆,考官看不懂,只觉得他字写得不错,才让他中举。
胡汉民
胡汉民(1879年-1936年),幼名胡衍鹳,后改名胡衍鸿,字展堂,晚号不匮室主,“汉民”是他的笔名。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胡汉民工书,能诗,擅文。他精于隶书,尤工曹全碑。其隶书端庄雄健。颇负盛名。有论者赞他:“胡汉民,工书法,清挺峻拔,能合褚遂良、米芾为一体。晚工曹全碑,极神似,集字为诗如己出。”南京中山陵祭堂壁上石刻《总理遗嘱》,便是出自胡汉民之手。
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11-1964年),陕西三原人,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作为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于右任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