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59|回复: 0

一片值千金的哥窑瓷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8 1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k3pBIed3u7U2vd2Q.jpg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无足轻重的位置。
YnOdTDLlWTXDOxjN.jpg


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巨细纹片联系,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外型,底足制作不非常规整,釉面多见缩釉和棕眼。
z9Wg4jkJWp0R0Kj4.jpg


哥窑外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罐等。论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色彩,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各色。从时刻上讲,这儿应有迟早之别,从产地说也有恐非一个瓷窑的著作,情况是比较杂乱的。
ER6Z93yFA69dbcZ9.jpg


撒播于世的“哥窑”经典器大多源自清宫旧藏,因为这批器物与古文献中的记载的“哥窑”特征不符,而且没有考古材料佐证,因此造成了中国陶瓷史上最大的悬疑。
IGt25bb709X7TvNc.jpg


为差异于明、清文献中所记载得哥窑(龙泉章生一窑),宫中名为“哥窑”的传世品,后世鉴赏家称其为“传世哥窑”。
f742Ur2WAU93UuaU.jpg


哥窑瓷器上布满了黄黑相间的裂纹,即“金丝铁线”,金丝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铁线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金丝铁线的构成是因为瓷器在烧造过程中,因为胎质和釉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出窑后开裂。保藏家马未都曾举例说,自家的一件新拷贝的哥窑瓷器,夜深人静时能听见嘣嘣作响的迸裂声,这动静一向能继续一两年时刻。釉片炸开后,粗的开片会渐成黑色,而细微的开片因为空隙过小,色彩进不去,时刻长了,气体进入后,就氧化成了金黄色。
KnmE7c15kWcnNug7.jpg


对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知名的制瓷演员,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爸爸。章村根的拿手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朋友俩自小随父学艺,老迈章生一宽厚、肯学、喫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逝世后,朋友分家,各开窑厂。
Ml6k1l63NqCoKTTq.jpg


老迈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朋友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果。但老迈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迈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外表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子,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 他欲哭无泪,痛定思痛以后,他从头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立刻成为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当即成为黑色线条,这么,不经意中构成“金丝铁线”。
哥窑釉质朴实稠密,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哥窑釉制作技术杂乱,难度较高,可是哥釉极为漂亮,各代皇帝都爱不释手。 清乾隆帝尤喜赏哥窑,尝怅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UImWzWY1kZKp1Pji.jpg


哥窑在后世备受大家喜爱,但存世量极为稀疏。曾有藏家说过,具有一件真实的哥窑足以为傲,如此可见哥窑的保藏价值。
fr77y8y822sSs299.jpg


哥窑瓷器极端宝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再则,哥窑瓷器的烧制技术极为冗杂,它成器后那种浑然天成的开片及裂纹即便是由经验丰富的老道工匠控制,也无法彻底出现预期的艺术作用。这件哥窑葫芦瓶出现青绿釉,代表了哥窑瓷器釉色之美,其技术精深,匠心独具,具有无与伦比的保藏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