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37|回复: 0

圆明园废墟下文物不计其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0 14: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收藏网讯】灵动的“鎏金铜象首”、精致的“雀笼黄釉琉璃”、古朴的“嘉庆御制刻石”……这些光听名字就立马显得“高大上”的文物,不是藏在各大拍卖所的展示厅里,而是来自于圆明园的废墟之下。
近日,向公众展示了他们21年来的考古挖掘成果。通过这106件“有故事”的展品,似乎能一窥“万园之园”曾经的恢宏气势。
圆明园曾历经数次人为洗劫,以致破败无存。1860年,英法联军对它进行了焚毁和劫掠,但还有部分建筑遗存。同治时代,清廷曾有过重修圆明园的规划,但困于资金匮乏、朝臣反对而作罢。1900年庚子之变时,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又对圆明园进行了焚毁。
清朝灭亡后,圆明园成了无人管无人问的地方。周边村民蜂拥而至,挖山取土,搬砖拆屋,更有甚者,直接搬进园内居住……园内建筑物基座方砖,至今都遗存着人为剥离的痕迹。
经过这番折腾,圆明园地面遗存几近于无。人们在游览观赏之余,往往会感慨唏嘘,慨叹园内艺术瑰宝,在焚烧抢掠中大多下落不明。而远在异国他乡的圆明园文物,便时刻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
前些年,圆明园十二铜兽首拍卖以及回归的新闻,曾引起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但这些铜兽首,不过是圆明园海晏堂喷水池的构件,用现在的话形容就是一个个“水龙头”,艺术价值有限,但仅仅打上了“圆明园文物”的烙印,不仅知名度腾跃,身价更是暴涨。
其实许多珍贵的文物,仍旧留存在圆明园中,它们在历次劫难中阴差阳错深埋在了废墟之下。
这次展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一尊鎏金铜象首。这是2014年考古队在发掘大宫门河道周边文物时,于河底淤泥中无意发现的。当这个泥疙瘩被送进实验室,经半个月清洗后,才露出了自己的“真容”。象首上有长而卷的鼻子、长牙、大耳,制作工艺考究,整体造型精巧,线条流畅自然,神态安详逼真,虽饱经风霜荡涤,但在灯光下依旧金光闪耀。
象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贵吉祥的象征。在佛教里,它是普贤菩萨的坐骑,代表着至大和功德圆满。古代帝王也喜欢制作大象雕塑,并把它们放置在殿前作为装饰物。圆明园考古小组推测,这个鎏金铜象首,也应该是某个器物比如鼎或炉的一部分。在大象摆件被整体运走时,象首可能不小心掉入河中,幸运留存至今。
通过这个象首,可以对圆明园文物和古代制作工艺稍稍“管中窥豹”。鎏金是一种精深的制作工艺,不仅程序繁琐复杂,而且花费金额巨大,鎏金铜象首的出土,代表了清朝铸造技术和鎏金工艺的水平。
而像这个象首一样,如“天地母”佛尊、绿琉璃脊兽,都是在圆明园的废墟之下发现采掘出的。
据了解,圆明园全盛时,共有100多处景点,240多万平方米的陆地面积,其中文物更是不计其数。目前的文物发掘,只完成了不足5万平方米,就已发现了5万多件文物。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进行,那些长眠地下的文物将不断出土,带给世人更多的惊喜和深思。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