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买到好的瓷器真的是越来越难了,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可是对于一些专业的人士来说,瓷器并不难买吗?这是因为他们真正的懂得一些专业的瓷器知识。其实,作为中国人,都应该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应该懂得的瓷器知识。 图1:清雍正 珐琅彩万花锦纹碗,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6,000,000-10,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8,970,0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8-06-18,尺寸:直径10.2cm。 瓷器的发展 瓷器的英文名是china,这是中国的英语有着出奇的一致。也可以说,其实中国就是瓷器的发源地,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早在公完前16、17世纪的商家,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瓷器。虽然此时所出现的瓷器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较粗糙,但是这也说明了瓷器原始初期的情况,而此时的瓷器多数被称为“原始瓷”。 图2:清乾隆 青花八吉祥纹双螭耳抱月瓶,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9,500,000-12,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11,040,0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5-11-15,尺寸:高47.5cm。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技术水平的提高,瓷器的发展在每个时代也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宋代作为中国瓷器业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它的名窑已经开始遍布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而景德镇在元代时期所出产出的瓷器已经开始名扬海内外,甚至此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已经成为我国瓷器的重要代表。 图3: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双耳鹿头尊 (一对),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8,000,000-12,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10,350,0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5-05-16,尺寸:高44.3cm。 而现在,中国的瓷器开始被许多外国人所接受,甚至一些欧美人士在结婚或者送生日社物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比较高档的瓷器送给对方。如此看来,中国瓷器的发展已经开始走上国际舞台了。 图4:清雍正 窑变釉大鸠耳衔环尊,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8,500,000-10,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10,350,0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7-06-20,尺寸:高35cm。 瓷器的选购 1、看造型 不同的时代,瓷器的造型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想要了解不同的瓷器知识,就应该会看瓷器的造型。 图5:清乾隆 仿汝釉弦纹瓶,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3,000,000-4,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9,430,0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5-05-16,尺寸:高29cm。 2、看胎釉 究竟是什么是看胎釉呢?专业人士告诉我们,不同的胎釉代表着瓷器生产的不同时期,比如高温釉、低温釉彩等,这些都代表着不同的技术以及瓷器发展的不同时期。 图6:清乾隆 青花云蝠纹双螭龙耳瓶,拍卖成交价格估计:HKD 8,000,000-10,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8,153,2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8-10-02,尺寸:高19.8cm。 3、看装饰 瓷器上的装饰可谓是五花八门,一般的情况下瓷器上的装饰有金彩、珐琅彩、粉彩,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斗彩,甚至一些瓷器还会有开光等,不同的装饰使得瓷器的价值有所不同。 图7:清乾隆 洋彩八吉祥莱菔瓶,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7,000,000-9,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9,200,0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6-05-15,尺寸:高32cm。 对于任何人来说,只有真正的了解这些基本的瓷器知识,才能在购买瓷器的时候不被商家所欺骗,也只有真正的了解这些知识,才能在一些公开的场合面对不同的瓷器发表自己的看法。切记,中国作为瓷器的故乡,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熟悉并了解这些瓷器知识。 图8:清乾隆 粉彩过枝芙蓉花蜻蜓小盘,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7,000,000-10,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8,050,0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7-06-20,尺寸:直径13.6cm。 图9:清康熙 五彩鹤鹿同春描金祝寿纹大花盆,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7,000,000-8,0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8,050,000,拍卖专场: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成交时间:2016-05-15,尺寸:直径60.5cm。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9971-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瓷器知识:瓷器的发展和选购事项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