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的价值是收藏界公认的珍贵,历来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尤其是宋金时期的官窑佳品更是难得,而仿烧效果出彩的清代炉钧瓷器也是收藏人士的心头爱。对于这种钧瓷收藏热,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璀璨,看到了国人对于这种华夏文明经典的的爱护、追捧与珍惜。另一方面,很多心存不轨的人却频频利用这种机会来制假售假、谋取暴利。因此,在收藏钧瓷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功课”,最大程度地避免自己经受各种损失。 那么宋朝官窑的钧瓷鉴别,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探讨一下。 第一点,看瓷胎。宋官钧的胎质,非常紧密、细腻且坚硬,因此叩之声音圆韵清越。胎体形制一般是上薄下厚,胎体断面可以看到瓷质纯净无杂。 第二点,看釉。首先是施釉手法,宋官钧一般施满釉,底部露胎处也会涂一层“芝麻酱色”釉作护胎釉。在釉的质感上,宋官钧的釉有一种浑晕的柔玉质感,即釉质像玉一般温润,却又保持一种比玉还柔的“乳光”。因此如果见到一件号称是宋官钧但是釉面浮光锃亮,有一种很“锐”的感觉,那么多是现代仿冒品无疑。其次,釉面较厚——一个是釉层厚,使得釉面看起来比较肥润、稠密但不通透;另一个是釉质的厚实,乳浊程度高,这两者都会使得窑釉变更加顺利。所以,宋官钧的釉面往往凝重,同时也很均匀。再者,还要看釉色。宋官钧的釉色具有“纯”、“正”、“活”的特点。所谓纯是指窑变单色釉,天青、天蓝、月白等色,纯净均一,与瓷胎浑然一体,包裹严丝合缝。所谓“正”,说的是其他窑变釉的色彩纯正到位,色浅者需明快清亮,色深者需沉静凝厚,如红色者绝不能有发灰之感,葡萄紫者不能有显白的痕迹。最后所谓“活”,是指釉面要有动态感,不能死板,这是后世很多钧瓷的通病。宋官钧的灵动,就是来自于其釉面的“活”,而一般情况下,釉面的肥润是足以达到这种效果的。只有施釉层次浅薄而釉质粗糙的情况下,钧瓷的釉面会显得没有生气,那么这种产品一定不是宋官钧。 图2:宋钧窑花口碗,成交价格RMB3,452,000。高:8cm 口径:12cm。 第三点,看纹理和底足。在众多纹路中,蚯蚓走泥纹是宋官钧最为显著和独特的一个特征。其次,鱼子纹、飞瀑纹、兔豪纹、虎皮斑、珍珠点等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但是,由于在现代技术的破解下,蚯蚓走泥纹等的制作原理和技术已经被掌握,因此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并且有些宋官钧它本身就不一定具备这些纹理。至于底足,这里主要是指与元钧瓷的一个差异。宋官钧底足不露,施“芝麻酱色”保护釉,圈足有旋刀纹,部分产品底部刻“一至十”的号码铭文,数字越小代表器型越大,当然还是无铭文者居多。元代的钧瓷圈足内外均没有施保护釉,修胎也不太规整,在底部还常有如蜡泪般的釉堆积。 像这里有一件号称是宋金时期的钧窑笔掭。它的胎体厚重,釉色青灰、有开片,盘内显红紫色釉斑,有温润柔美之感。但是通过上述一些要点去判断,能够看出这件笔掭不是真品。一个是它的釉不纯,首先是釉色不纯,其青灰带有一种看起来有点的死板的感觉;其次是釉层不纯,也就是釉层不够肥润,均匀度也不够好,没有那种似玉而胜玉的柔润之感。第二个是它的红斑不自然,与整个釉面没有呈现浑然一体的感觉,显得突兀。第三个是底足修饰欠缺,修胎不够规整,并且“芝麻酱色”的保护釉也没有上到位。因此可以断定是一件高仿的现代工艺品。 图4:宋钧窑月白釉鼓钉三足洗,成交价格RMB2,588,880。直径11.6cm。 图5:宋钧窑渣斗(一件),成交价格RMB2,140,006。高12.5cm;口径13cm;底径8cm。 图6:北宋钧窑玫瑰紫釉三足棱口水仙盆,成交价格RMB1,780,000。19.7cm。 图7:宋钧窑月白釉折沿盘,成交价格RMB1,468,250。20.7cm,此盘为钧窑之经典器形,釉色澄净透明,实为佳品。 图8:宋代钧窑三足炉,成交价格RMB1,181,050。高8.5cm;直径6.8cm,此钧瓷香炉型制规整,釉汁肥厚乳莹,器内釉面呈色天蓝,兔毫、油滴状结晶显现,器壁红蓝釉汁互榕,呈色蓝紫,加之窑变生成的玫瑰紫五彩斑斓,光洁凝重,绚丽雅致。 图9: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成交价格RMB1,448,265。高24.5cm。 图10:宋代钧窑花口洗(一件),成交价格RMB6,240,960。直径22cm。 图11:宋钧窑天蓝釉碗,成交价格RMB560,028。高10cm;直径22.5cm,此碗敞口,斜鼓腹,下腹急收聚于圈足。圈足露胎,表面施罩「芝麻酱」化妆釉,局部露出底层胎土,质地厚重。碗内外满施天蓝釉,碗口挂薄釉,呈酱色,而至碗口以下「堆脂」愈厚,其蓝更浓。表面满布鬃眼,更有一层白色结晶。酱色一圈如黄云压顶,而天蓝一片如苍穹无垠,鬃眼结晶如千山急雨,一时难分天地上下,气象万千。 图12:宋钧窑蓝釉变紫葵花式洗,成交价格RMB463,320。口径22cm。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宋朝官窑的钧瓷该如何鉴别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