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珐琅彩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另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 至雍正时发展到一个全新时期,在雍正天子的直接干预下,随着造办处自炼珐琅料的乐成,和愈来愈多的宫廷字画家到场珐琅彩瓷器的绘画和写字,它一改康熙珐琅彩多在色地上绘图案装饰的风格,在白色釉地上以工笔重彩画刻画花鸟、山川、竹石等,同时配以相应的题诗,使中国传统画中所讲求的诗、书、画、印画法在珐琅彩瓷上得到完善的表现。形成了雍正珐琅彩善以单一彩料绘画,画面色调淡雅、柔和的特点。 乾隆前期的珐琅彩瓷由于比力靠近雍正后期珐琅彩瓷的风格,即在纯洁的填白釉瓷胎上绘制山川、花鸟等工笔绘画,固然内容上增长了人物、楼阁等图案,但依然是诗、书、画、篆印、珐琅、制瓷等的完善联合体。 乾隆后期珐琅彩固然继续了前期的制作传统,但在器型、绘画等方面也出现出本身的独特风格,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影响的各种洋花图案。即较前期成品更加复杂多样,与以往珐琅彩瓷成品相比,除增长了更为复杂的制胎造型外,外貌广泛利用色地、锦上添花,乃至在口部和底部镀金,别的,在器底足、内部利用松绿釉也是该时期成品的一大特性,装饰由简洁渐趋繁缛。 固然繁缛壮丽,但在书法绘画造诣方面逊色于雍后乾前时期成品,固然器物造型匠心独具,但豪华有余,缺乏深远意境与文人气味。 清乾隆 珐琅彩勾莲纹象耳瓶高14.4cm,口径5.3cm,足径6.2cm 瓶撇口,短颈,圆腹,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以金彩绘7道弦纹,肩部两侧对称置鎏金象耳衔环铺首。主题纹饰为金彩锦纹地上绘宝相斑纹。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署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青花两边栏。 此瓶装饰繁缛富丽,表现了乾隆晚期瓷器的装饰风格。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工艺多接纳百花地、色地轧道及仿鎏金工艺,与雍正白胎珐琅彩清新典雅的风格形成光显对比。 勾莲纹唐宋之时,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草图案,这一习俗不停影响到明清,莲斑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草纹饰之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草旁每每带有细长的枝蔓,称之为勾莲纹。 清乾隆 黄地珐琅彩开光西洋人物纹绶带耳葫芦瓶高10cm,口径0.6cm,足径2.8×2.1cm 瓶呈葫芦形,小口,长方形足,瓶身两侧置二绶带状耳。通体施黄釉,以珐琅彩满绘勾莲纹。瓶身两侧上下开光,上部椭圆形开光内以胭脂彩绘山川楼阁图,下部海棠形开光内绘西洋母子图。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蓝料彩楷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瓶纹样刻画精致,尤其是开光内的西洋女子衣着富丽,因接纳了西洋画的明暗透视技法而具有立体结果。葫芦形的瓶体和山川图案则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意味。 清乾隆 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斑纹合欢瓶高16.8cm,口径6.8cm,足径7.5cm 瓶体双联式,盘口,短颈,溜肩,圆腹,束胫,圈足微外撇。盖顶置宝珠形纽。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在胭脂红、蓝地上装饰轧道工艺,并彩绘折枝花草纹。圈足内施白釉,自右向左署蓝料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横排六字款。此瓶造型精美,计划精良,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被称为“合欢瓶”。 轧道工艺清代瓷器上新出现的一种装饰工艺,即以铁锥在色地(胭脂红、黄、蓝地)上划出蔓草纹规矩图案。文献上称之为“锦上添花”,景德镇称作“耙花”。始见于雍正珐琅彩瓷器,在乾隆珐琅彩、粉彩瓷器上这种工艺较为盛行。乾隆以后各朝瓷器上亦有接纳,但工艺程度则每况愈下。因其工艺复杂,技能难度较大,故有精粗之分,相对而言官窑器上的轧道工艺比民窑瓷器上的更为精致。 清乾隆 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通高21.4cm,口径9—5.2cm,足径10—6cm 瓶呈双连式,洗口,溜肩,肩以下收敛,近足处微外撇。瓶附双联盖,盖钮涂金彩,盖面用蓝、红、黄彩刻画垂叶纹。口、足均以淡绿彩刻画折枝菊纹。肩、圈足外墙皆以胭脂红地璎珞纹、磬纹装饰。腹部绘主题纹饰婴戏图,一面为四婴、三羊,寓意“三阳开泰”;另一面为九子嬉戏,此中一小童度量宝瓶,瓶中飞出五只赤色蝙蝠,寓意“福在面前”。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 清乾隆 胭脂红彩山川纹小瓶高9.6cm,口径2.2cm,足径2.2cm 瓶撇口,细颈,折肩,筒形腹,圈足。外壁以胭脂彩刻画故乡山川,图中山林尽染,屋舍、小桥旁携琴访友的隐士闲步于山林。瓶颈、肩空缺处题“晚峰晴露巅”五言诗句,上首“旭映”,下首“山”、“高”等三印章。外底署蓝料彩楷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件珐琅彩瓷器色彩油亮凝厚,纹饰微微突起,用彩时留意画中景致的远近、深浅、浓淡的变革,笔触精致,立体感很强,应为宫廷名画家所绘。 胭脂彩料是一种低温釉彩,不透明,彩面有油亮的光泽,是珐琅彩料中的一种。 清乾隆 珐琅彩山石花草纹小瓶高9.1cm,口径1.6cm,足径2cm 瓶小口,短直颈,溜肩,肩部凸起三乳钉,瓶身细长,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卧足。瓶表里及底部均施白釉,釉面精致莹润。瓶身绘山石、桃花和长春花等,寓意群芳祝寿。上题“长日香风细细吹”,着落“金成”、“旭日”两方红印。外底书蓝料彩“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 此瓶在似绢般的釉面上作画,设色淡雅,构图简便清新,有雍正珐琅彩之遗风。 清乾隆 珐琅彩花草纹瓶高20.4cm,口径4.8cm,足径4.3cm 瓶小口,短颈,圆肩,肩下渐收,圈足。瓶外壁白釉上以各色珐琅彩料绘月季、天竹、腊梅、兰花、山石图案。肩部空缺处以墨彩题“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五言诗两句,配以胭脂彩方形印章,引首为“美人”,下首为“金成”、“旭映”。外底蓝料彩两边栏内“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瓶造型端庄秀美,胎体浮滑精致,以红、黄、绿、粉、蓝等色绘姹紫嫣红的花朵。画面结构承中国绘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传统。 清乾隆 珐琅彩开光双戟小瓶高16.9cm,口径3.9cm,足径4.9cm 瓶小口微敞,长颈,溜肩,椭圆腹,圈足外撇,颈部饰双贯耳。口、颈及双贯耳绘蓝彩卷草纹,肩部绘一周紫红地莲瓣纹,腹部以绿彩卷枝纹为地间饰四开光。一组开光为椭圆形,内以珐琅彩绘骑牛牧童和母子牛;另一组开光为圆形,内以胭脂彩绘山川风景,体现高山村舍、老翁独钓。圈足外墙绘一周变形快意纹。外底蓝料彩署“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 乾隆时期开光技法在各类器物上的利用较为频仍,构成主次、疏密、虚实等多种变革,极大地丰富了艺术体现力。此瓶小巧风雅,装饰伎俩新奇,两两对应的开光构成差别的画面,别开生面。 清乾隆 胭脂紫轧道珐琅彩直颈瓶高27cm,口径3.2cm,足径4.4cm 瓶直口,长颈,椭圆形腹,圈足,足内施松石绿釉,有青花两边栏 “乾隆年制”4字篆书款。外壁以紫釉为地,充满轧道卷草纹,其上以绿、黄、蓝等珐琅彩饰花草纹,斑纹犬牙交错,绘画精致。 此瓶以红釉轧道为底釉,衬以美丽的珐琅彩,彩质精致,装饰风格富丽。 清乾隆 珐琅彩缠枝花草蒜头瓶高18cm,口径2.6cm,足径5.5cm 瓶口呈蒜头状,长颈,溜肩,硕腹,圈足。瓶内壁及圈足内施绿釉。通体以金彩绘锦纹为地,其上以珐琅彩绘各式缠枝花草,色彩美丽。口、足、颈部饰以多道金彩,愈显金碧光辉,华贵典雅。外底两边框内书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印章款。 乾隆帝对珐琅彩瓷器保护有加,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数目凌驾康雍两朝,造型更加丰富,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联瓶、葫芦瓶、双耳瓶等,茶壶、方盒、盘、碗等器皿的数目与样式都显着增多。 清乾隆 珐琅彩开光山川诗句瓶高26cm,口径12.1cm,足径12.1cm 瓶莲花口,束颈,溜肩,圆腹,足微外撇。口内施松石绿釉。通体有多层装饰:颈及胫部为蕉叶纹、快意头、夔龙等凸印彩饰,腹部以豆青釉加金色乳钉纹为地,有四开光,内绘景州开福寺塔和四周的山景及墨彩隶书乾隆御制诗。此中一首名《河间道中》:“问风略悉农桑候,览古欣过礼乐邦。毛氏诠诗真诣独,献王得士果无双。韶开邨店春光霭,雪化溪桥野水淙。忆我书斋订经义,多少敬慕在明窗。”钤“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两方朱文篆书印。瓶底部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瓶用多色珐琅彩与粉彩联合绘纹饰,在装饰伎俩上集轧道、凸印及彩绘等数种装饰工艺于一身,充实反映出乾隆朝高超的制瓷程度。 清乾隆 黄地珐琅彩开光婴戏纹瓶高16.1cm,口径3.4cm,足径4.5cm 瓶直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下收敛,瘦底,圈足。通体以黄地珐琅彩装饰。颈部和足上各绘焦叶纹一周。腹部三面开光,内绘婴戏图,开光隔断处绘花草纹。足内绿地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瓶造型精良,纹饰条理清楚,画工精致,色彩搭配天然调和,画面阴阳向背的结果突出,有立体感。此器无论胎质、造型和釉色均极佳。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6538-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乾隆珐琅彩精品欣赏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