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纹”原是传播于藏传佛教地域的八种宝贝图案,藏语称“扎西达杰”, 深受藏族僧俗的喜好。“八宝纹”又有“八祥瑞”、“祥瑞八宝”、“藏八仙”等多种名称,由盘长结、莲花、宝伞、法螺、 法轮、华盖、宝瓶、金鱼八种宝贝构成, 简称轮、螺、伞、盖、花、瓶、鱼、长, 此纹饰图案最初源于古印度文化。在早期佛教美术中,八祥瑞多出现于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图像中,或装饰于象征释迦的双足图案中,或作为释尊悟道时诸神手中奉献的持物,此中尤以法轮、莲花及法螺出现最多。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 八宝纹作为装饰图案渐渐盛行与定型, 大量装饰于壁画、唐卡及各种工艺品中, 具有祥瑞富贵的寄义。 元 青花垂肩八祥瑞缠枝花草纹罐 八宝纹在瓷器上最早的体现情势为青花八宝,始见于元朝,如龙泉窑青瓷器、 景德镇枢府瓷器、青白瓷等等,这些青花瓷器中均可见比力多的与八宝纹饰相干的纹饰。元青花中以八宝纹样作为装饰非常广泛,此中最受接待的格局是将变形的莲花组合成一个圆圈,也就是俗称“八大码”的装饰风格,八宝的次序并不固定, 缺乏规范,纹饰也相对简朴。 明代,瓷器上的八宝纹样装饰愈加盛行,这当中青花瓷占了很大比例,分布范围也很广。明代前期官窑带有八宝纹饰的器物相对较少见,重要继续了元代的风格,尤其以缠枝莲托八宝最为显着, 其缠枝寻求典雅天然、延展流通,富有生气,分列较为疏朗,留白恰当。明代中期,从成化至隆庆,八宝纹渐为盛行, 装饰范围也渐渐与佛教运动相离开,八宝纹的形象内容并无变革,但在构图上却有所创新,不但有明早期缠枝莲托八宝、 四序花托八宝样式,而且还出现了八种祥瑞物组合的复合图形,明中期的八宝纹更加轻盈风雅,寻求缠枝的装饰性与曲线感,莲叶比例渐渐加大,莲枝更显纤细, 有跳跃感。别的,明成化时期,首创了斗彩缠枝莲托八宝纹,冲破了明初以来青花同一的局面,丰富了纹饰的体现情势。明代后期,从万历至崇祯时期, 八宝纹情势层出不穷,既有缠枝莲托八宝和莲瓣内饰八宝,另有折枝莲托八宝、朵莲托八宝、莲花地八宝、缠枝宝相花八宝、 四序花托八宝、灵芝托八宝等,风格规整雅丽。纵观明代,八宝纹渐渐成为主流, 丰富而多彩的装饰情势,奠基了清代八宝纹样装饰发展的坚固底子。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明清瓷器三千余件,重要以明清官窑瓷器为主,且多数为清宫原藏。本文将清宫所藏八宝纹瓷器举行梳理,并将各阶段特点举行总结, 以瓷饰八宝级瓷器的判定。 清代时,藏传佛教被尊为国教,瓷上“八宝纹”装饰极为常见,无论是官窑照旧民窑,均有大量制作。清代瓷上“八宝纹”的装饰情势多样,继续元明时期既有的纹样,并有所创新,八宝纹愈加丰满、 繁复,在分列次序上,清代根本按轮、螺、 盖、伞、花、罐、鱼、长为序,乾隆开始, 也有不按此次序分列的。清初传承元、明时期即有的青花八宝纹外,至康熙时期, 五彩八宝纹开始鼓起,雍乾时期,粉彩八宝纹郁勃,八宝纹成为清代瓷上的重要装饰情势之一。按纹饰的发展特点, 清代瓷上八宝纹大抵履历了三个阶段: 即朝晨期、中期与晚期。 朝晨期 从顺治至雍正年间,这一阶段随着制瓷业的规复与发展,瓷上八宝纹情势愈发多样,除青花八宝外,又出现了五彩八宝、 斗彩八宝与粉彩八宝,成为粉彩八宝纹郁勃的底子。 顺治时期,天下甫定,瓷器生产还没有走上正轨,清康熙时人叶梦珠《阅世编》 纪录到“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 磁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饰有八宝纹的器物尚为少见。康熙之时, 社会经济得到规复和发展,瓷器上名品倍出,器型丰富,纹饰繁多,色彩美丽, 但康熙时饰有八宝纹饰的器物并不多见, 官窑器物画工精致,构图疏朗大方,托宝的莲花为倒置的莲座状,条理清楚, 法轮的外廓似放射状的锯齿形,盘肠结及法螺、盖、伞等均有结带。 图 1 清雍正款 青花八宝高足碗 图 2 清雍正款 青花八宝高足杯 图 3 清雍正官窑 锥拱八宝绿釉盘 图 4 清雍正仿万历款 青花八宝云龙碗 雍正帝崇信佛教,此时瓷器上的八宝纹饰较康熙时要多,以一样平常用器为主, 也有一些供器及摆设瓷。此时的八宝纹饰较康熙时精深,或青花、或斗彩、或暗刻, 体现伎俩极为丰富。雍正八宝多有飘带, 勾描精致逼真,或缠枝八宝、或莲托八宝、 或结带八宝,并首创了云托八宝。 雍正款青花八宝高足碗(图1) 高11.1、口径18.1、足径7.5厘米。碗敞口,斜腹,高圈足。碗内壁为白釉素面, 里心有团“寿”字;口外沿为青花双圈, 外壁上部绘轮、螺、伞、盖、花、罐、鱼、 长八宝纹,中下部作番莲斑纹,底部有变体云头纹;高足做成有升沉的三段式, 其纹饰亦为三层,其一为旋状雷纹,其二是装饰性花草纹,其三是变体云头纹。 青花莲托结带八宝,构图略微繁缛,但绘画极为精致,出现写实风格。碗勾边填色, 条理丰富,底白釉,上有“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时的缠枝莲花多为正面,叶片变形浮夸,多对称。雍正朝结带八宝的艺术成绩非常高,飘拂的绶带清新潇洒,纹饰的结构较莲托八宝明快。 此碗雍正时期特性非常显着,为雍正官窑器物。 雍正款青花八宝高足杯(图2) 高4.1、口径4.7、足径2.4厘米。杯敞口, 斜腹,高足,足底外撇。杯外壁饰青花莲托八宝,构图疏朗,色彩淡雅柔和,隽秀尔雅,小巧玲珑。足底有“大清雍正年制” 楷书款,缠枝莲花亦为正面,叶片对称, 条理光显。 雍正官窑绿釉锥拱莲托八宝纹盘(图3) 虽说锥拱工艺始于明永乐年间,但清朝的锥拱工艺得到了更好地发展。此盘,高3.4、口径15.5、足径10厘米。 敞口,浅壁,圈足露胎,胎体较厚。器里外均施绿釉,盘里为素地无纹饰,盘外壁锥拱暗刻莲托八宝图案,外壁纹饰清楚, 莲花下有莲蓬座,结带俊逸。 雍正仿万历款青花八宝云龙碗(图4) 碗敞口,深腹,圈足。碗心青花双圈内绘海水行龙,外壁主题纹饰为折枝莲托八宝,底青花双圈内有“大明万积年制” 楷书款。青花色泽灰平淡雅,不见有宣德时的黑铁斑痕。釉面莹润,白中闪青, 不见有宣德时的桔皮纹。八宝纹笔法纤细而圆柔,雍正时期特性非常显着。 清中期 从乾隆至嘉庆年间,这一时期粉彩成熟,粉彩八宝纹亦到达了相称高的程度。 除此之外,青花、斗彩等八宝纹异彩纷呈, 真正进入瓷上八宝纹的高峰期。乾隆帝对藏传佛教格外推许,在天下兴建了数目浩繁的藏传佛教寺庙,宫中也构筑了多座巨细佛堂。藏传佛教在乾隆时期的盛行,推动了八宝纹的极大发展。乾隆时期, 八宝纹险些在各种器物造型上均有表现, 平凡的日用器与摆设器,如盘、碗等, 而在各类宗教供器中亦颇为盛行。嘉庆时期,承袭乾隆做法,八宝纹仍旧盛行, 前期仍有佳构,至嘉庆后期,程度已有下滑,且缺少创新。 乾隆瓷器以精致著称,饰有八宝纹饰的器物不但数目凌驾前朝,而且绘制程度高超,青花、粉彩、斗彩、颜色釉、 雕瓷中均有表现。莲托八宝或二方一连, 或四方一连,典范特性是叶片浮夸变形,如同凤尾;结带八宝的绶带较前朝更为俊逸潇洒,伞多为三层,鱼为双尾相对衔花(图5),瓶更为写实。但八宝的次序并不固定,无规律可循。乾隆官窑一些仿明永宣器物上亦多饰以八宝纹饰, 并以八宝单独利用较为常见。 图 5 清乾隆款 粉彩八宝碗 图 6 清乾隆款 青花八宝蕃莲兽耳尊 图 7 清乾隆款 青花盉 图 8 清乾隆款 青花八宝蕃莲双耳扁瓶 清乾隆款青花八宝蕃莲兽耳尊(图6) 尊高51、口径20.2、腹径38.5、足径20.5厘米。撇口,短颈,溜肩,长腹, 腹下部渐收,底足外撇;肩部左右两侧各凸雕兽首口衔圆环耳。器腹绘四方一连缠枝莲托八宝纹,枝蔓双勾填色,穿插自若;莲花条理清楚,有深浅相背之别; 叶片变形浮夸,叶脉纹络清楚;绶带俊逸潇洒。尊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方图章款。 清乾隆款青花盉(图7) 高21.5、 腹径15.5厘米。此器物以古代传统用具盉为本相,乾隆三年唐英仿青铜器造型烧造的壶式,上部为圆状盖,撇口,束颈, 鼓腹,一侧为直流,一侧圆弧状把,腹之下尚有四腿驻足。盖顶有青花半圆形提纽,盖口沿处有一周青花回纹,盖面满饰青花番莲纹;盉颈部、流部、把部及四腿足均满绘缠枝花草,肩部有一圈回纹; 腹上部为青花轮、螺、伞、盖、花、罐、 鱼、长八宝纹饰,腹下部为折枝番莲纹; 盉底部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书款。此盉莲花硕大饱满,花叶左右双出,根本对称,八宝均有绶带,绘画精深精致,青花色泽淡雅纯正,为乾隆官窑中的精致之作。 图 9 清乾隆款 粉彩蕃莲八宝宝瓶 图 10 清乾隆款 粉彩多穆壶 图 11 清乾隆款 粉彩红地八宝烛台 图 12 清嘉庆款 青花八宝四足盉 清乾隆款青花八宝蕃莲双耳扁瓶 ( 图8) 高49.5、口径8.2、腹径长38、宽22.8、底足径16厘米。瓶为圆柱形微小口、颈,瓶腹为扁状圆形,颈左右两侧有卷曲状花茎双耳,瓶底部有方形圈足。 瓶口沿之下有两道青花双圈,内为回纹, 颈部和足表面均饰灵芝头状串枝斑纹; 腹部两侧图案雷同,腹中心有凸起圆点,上绘六角快意头形花草图案,凸点四周有回纹、须弥纹,腹面有8瓣须弥纹,花瓣中心分绘轮、螺、伞、盖、花、罐、鱼、 长八宝纹饰,腹边沿处有两道青花双圈, 内有一周回纹;瓶底部中心有青花篆书 “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图章款。此扁瓶的八宝纹均饰有俊逸的绶带,器形虽仿自明永宣时的抱月瓶,但纹饰具有显着的乾隆时期特性。 乾隆官窑粉彩八宝纹饰器物较为常见,多为缠枝莲托八宝。与同时期的青斑纹饰一样,花叶变形浮夸,构图较青花器更为繁缛。乾隆粉彩八宝纹绝大多数并非单一的八宝画面,而是与其他纹饰精密联合,乃至在很多画面中居于非常不显眼的位置。一样平常法螺的形体较大, 宝伞细长以绶带束腰,华盖为三层,鱼为两条相对,口衔花朵。在八宝纹的绘制上, 鉴戒西方油画绘画本领,立体感和条理感颇为猛烈。 图 13 清嘉庆款 粉彩莲台八宝一套 清乾隆款粉彩蕃莲八宝贲巴瓶(图9) 高26.5、口径3.6、腹径15.7、足径10.2厘米。此瓶又称“宝瓶”或“藏草瓶”。“贲巴”即藏语“瓶”之意。在藏传佛教中,多以银贲巴插入藏草作为佛前供器,有祥瑞快意之意,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意味。别的,受珐琅彩的影响, 清朝大部门的瓷器多为色釉装饰,其装饰繁缛,表现了其时天子的喜欢。与此同时, 陶瓷八宝纹饰也出如今黄釉、胭脂紫地、 茄皮紫等等色釉中,八宝纹样以描画或绘制的情势出如今器物上。此器腹部重要纹饰分上下两层,繁缛,八宝根本没有次序, 但期间特性显着。宝伞细长以绶带束腰, 花叶变形如凤尾,底有“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条理清楚,色彩丰富, 堪称乾隆官窑器的代表之作。 清乾隆款粉彩多穆壶(图10) 高47、足径14.8厘米。此壶式为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蒙、藏等少数民族盛放奶茶的器皿演化而来。此件多穆壶为竹筒状器身,僧帽式盖顶,龙柄,凤流,盖顶为蹲狮纽。壶身饰有四道黄彩缠枝花草彩箍, 分别绘有粉彩缠枝花及八宝纹饰。其结构饱满,枝蔓穿插自若,叶片浮夸变形, 色彩美丽。托八宝的莲花画法各异,或勾线填色留白,或勾线渲染,条理感极强, 八宝均饰有绶带。壶里及壶底施以绿釉, 壶底部中心为方形白地,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方款。 清乾隆款 粉彩红地 八宝烛台( 图11) 高23.5、口径6.9、腹径13、足径11.5厘米。烛台为两截式,上部为烛碗和托盘,下部为高足;最上端为斜壁式插烛小碗,小而浅,下承以细长支柱,下端为较大的敞口斜壁式托盘,均为折底;托盘之下有子母口与高足相插,以稳固烛台,高足上部为凸起圆柱,下部为钟式口。 通体皆为深赤色釉地,饰以粉彩八宝纹、 缠枝宝相斑纹等纹饰,烛碗、托盘上下沿及高足外貌饰有多道描金圈,烛碗内里为淡绿色釉,中心插口围以莲花瓣; 托盘底部为红釉素面,高足下沿为白地绘青花回纹,高足底部为淡绿色素地; 托盘外沿一侧有长条形描金框,内为白地朱红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 该器造型精美,釉色美丽,釉面光润, 纹饰繁缛,八宝纹中的华盖多为三层, 具有乾隆时期器物的典范风格。 图 14 清嘉庆款 粉彩胭脂水地八宝纹双耳炉 图 15 清嘉庆款 粉彩八宝碗 图 16 清道光 绿地粉彩花草八宝大鱼缸 嘉庆官窑中,八宝纹饰的器物较多, 而且器型、纹饰均与乾隆朝相近。嘉庆官窑八宝纹饰结构较乾隆拘谨,绘画略为呆板,结带的飘拂感不强。 清嘉庆款青花八宝四足盉(图12)高20.5、足高5厘米。器型、纹饰均与乾隆青花盉(图7)相差无几,但线条纤细拘谨,如双鱼虽鳞、鳍、鳃、目齐具, 但神采不敷,呆板风格非常显着。 清嘉庆款 粉彩莲台 八宝一套( 图13) 高30.1、宽11.1厘米。此八宝为上下两部门组成,上部以圆框镂雕扁形的法轮、海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肠八宝,外框施以红彩地, 上绘缠枝莲纹。下部为仰覆莲瓣五层的莲蓬座,座下为透雕的支座,雕工精致, 造型新奇。接纳剔雕、透雕等工艺方法制作而成。清代乾隆、嘉庆时均有成套烧制,传世品多有传失,成套少见,此器一套八件,生存完备,非常贵重,底有“大清嘉庆年制”红彩篆书款。瓷塑艺术在乾隆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殊是八宝题材的瓷塑,冲破了彩绘纹饰的单调局面, 嘉庆瓷塑与乾隆朝相近,为八宝纹饰的广泛应用开发了新途径。 清嘉庆款粉彩胭脂水地八宝纹双耳炉(图14)高15.4、口径9.2、足径2.5厘米。器腹绘有主题纹饰,宝伞如乾隆时一样,照旧三层造型,但下垂的流苏毫无俊逸之感,有形无神,缺乏乾隆时变革的潇洒韵味。 清嘉庆款粉彩八宝碗(图15) 高6.1、口径10.5、足径4.3厘米。碗深腹, 圈足。外口沿饰一周回纹,三、二一连, 近足处饰红彩快意云头纹。腹部绘八宝纹饰四足,组合情势为轮螺、盖伞、花瓶、 鱼结,绘画极为精致。底有“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将八宝分为四组,每组两件宝贝装饰在器物上是乾隆时的创新之举, 它冲破了传统的八宝纹饰为八组分割结构的边界,对道光朝有很大的影响。 图18 清光绪款 图17 清光绪款 清晚期 指从道光至清末,八宝纹在瓷器装饰上,依然因循守旧,但因工艺技能的下滑, 瓷上八宝纹失去了原有的瑰丽和庄重, 变得沉闷暗淡。 道光官窑八宝纹饰较多,以青花、 青花红彩及粉彩器较为常见,多仿乾隆、 嘉庆风格,团体器物的条理感不强,花多为团形,花叶变形,宝伞多趋于写实, 不见有束腰伞形。 清道光绿地粉彩花草八宝大鱼缸(图16) 高47.2、口径52厘米。口微敛, 深腹,平足。缸外壁有四组纹饰构成, 主体纹饰为绿釉地,上饰缠枝花草托八宝纹。花为正面团花形,上有左右对称的变形花叶。 咸丰官窑传世品不多,就现在所见饰有八宝纹饰的瓷器来看,绘画不精,纹饰结构较为繁缛,色彩过于浓厚,勾描的线条较道光器噜苏,较道光时略为污浊。 同治官窑所饰的八宝纹饰承袭前朝传统, 其八宝的分列次序为轮、伞、长、螺、花、 瓶、鱼、盖,绘画较咸丰朝精致,但色彩较为浅淡。光绪官窑饰有八宝纹饰的器物较为常见,以青花和粉彩器物居多。 其重要体现情势有三种,一为缠枝莲托八宝纹,一为折枝莲花托八宝纹,一为折枝花八宝纹。且光绪粉彩八宝纹承袭同治遗风,但画面较同治复杂。 清光绪款粉彩八宝盘(图17) 高6、 口径38.5、底径25.8厘米。盘敞口,浅腹, 圈足。盘外壁绘折枝莲纹三组,盘心双圈内绘缠枝花草,内壁绘折枝花草与八宝纹饰。线条精致流通,色泽清新,绘画较为精致。底白釉,上有红彩“大清光绪年制” 楷款,一样平常来讲,光绪八宝纹器物多饰以快意云头纹或回纹,而同治八宝纹器物尤其是盘类器的口沿处多饰以弦纹。 清光绪款青花蕃莲八宝碗(图18)高6.3、口径14.2、足径5.1厘米。碗敞口, 深腹,圈足。外壁重要纹饰为青花蕃莲托八宝,花为正面团花形,上有左右对称的变形花叶。绘画笔法流通,青花色泽淡雅。 八宝纹饰的色泽有深浅变革,质感较强, 勾描精致,绶带仍相沿前朝的对称情势。 碗近底处饰蕉叶纹,底有“大清光绪年制” 六字楷书款。 宣统官窑亦有八宝纹饰,与光绪差异不大,但宣统八宝纹饰的结构较光绪时伸展,色彩较光绪时美丽。 八宝纹作为明清瓷器装饰的重要纹样,既在宫廷中广泛应用而为御窑厂所大量生产,又为民窑大量制作,二者在艺术审美上的区别并不大,只是官窑制作更为风雅,这从一侧面反映了清代社会审雅观念日益趋同的发展轨迹。八宝纹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清代宫廷八宝纹更是代表了清代各族文化大融合的期间特性。清代最高统治者虽为满族人,但对其他多民族文化接纳了包涵政策,因而,具有藏传佛教色彩的八宝纹亦得以广泛应用于瓷器装饰中,成为宫廷瓷器常见的纹饰之一。 别的,清代统治者对西方外来文化接纳空前包涵的政策,使大批西方传教士与艺术家进入宫廷,带来丰富多样的西方艺术品,并将西方文化与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相联合,赋予八宝纹以立体感与条理感,有明显的东西合璧特色。 同时,八宝纹聚集了光显的宫廷艺术与浓厚的民风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清代八宝纹的寓意早已突破了单纯的宗教意义,而成为中国祥瑞文化的一部门,充实表现着中华民族的民风,拜托着大众对幸福生存的优美愿望。八宝所蕴含的祥瑞寓意丰富,“轮”用于表现人类智慧才智以及寰宇的演化,有生生不息的义;“螺”则成为气力与权利的表现, 代表着幸福与安全;“伞”有崇拜、光荣之意,有掩护人类免受伤害的寓意;“盖” 表现大胆和统治,有慈悲、胜利之意;“花” 即莲花,有仁慈、高尚、纯洁之意;“瓶” 则是财产的表现,有祥瑞、福智圆满之意; “鱼”则是无拘无束的表现,有生动、幸福、 避邪之意;“盘长”即“祥瑞结”,是宁静、 永恒的表现,有祥和、无穷之寓意。 八宝纹饰在本日仍旧受到大众的喜好,明清八宝纹瓷器以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深受藏家青睐,更在收藏界倍受关注。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6450-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八宝纹瓷器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