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宋瓷,近年来好之者不少。原因无他,宋瓷近年来拍卖价格好像坐上了火箭。定窑卖得好,行间不少人专收定窑。建窑上价了,一下子破建盏身价百倍。汝窑拍出天文数字,市场上汝窑满地跑。 一般人对宋瓷的了解,都是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这五大窑,最早因为明宣德皇帝收藏而出名。五大名窑的说法来自《宣德鼎彝谱》,但开始不是汝官哥钧定,而是柴汝官哥定。,没有均窑。后来因为柴窑世不一见,片柴值千金,而完整器物谁也没见过,所以,钧窑代替了柴窑,敬陪末位。 后来,好事者又把均窑的gdp进了一位,超过了定窑,就有了汝官哥钧定的排名和说法。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在宋朝,早就有五大名窑,但由于历史久远,加上北宋被金国灭亡,这一真相埋没在滚滚红尘之中,哪怕是真正的陶瓷收藏家和爱好者,甚至于专家,也不知道。宋初,就有五大名窑,而且见于史料。那么是哪五大名窑呢? 答案是 明 越饶 定 青 也就是明州窑 越州窑 饶州窑 定州窑 青州窑。 这里唯一和后世所说的五大名窑共同的,就是定窑,其余几大窑,估计收藏爱好者知之甚少。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才是宋初五大名窑? 我们要先翻翻史料。《宋会要辑稿》是清嘉庆年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宋会要辑稿》全书366卷,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内容丰富、卷帙浩大,堪称宋代史料之渊薮。也是是宋代三大资料宝库之一。 《宋会要辑稿》“青瓷库”条有文曰“ ”青瓷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青瓷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二人监库。宋太宗淳化元年七月,诏青瓷库纳诸州青瓷,拣出缺璺数量,品级科罪。不及一釐,特与除;破二釐,免决勒陪却给破者;三釐,笞四十;四釐,笞五十;五釐原子,杖六十;六釐,杖七十;七釐已上,不计较多少杖八十。“” 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玄月,“诏青瓷库除封椿、供进外,余者令本库将样赴三司行人,估价出卖。其漆器架阁收管,品配供应,准备供进及榷场转易之用。”(弃定用汝可能就是从真宗朝开始的,本人另有论文《汝窑烧制年代考》已发表在《收藏于投资》杂志上,有意了解的朋友可以去买来看看) 神宗熙宁三年三月,“”诏并青瓷库入杂物库管勾。“史料里提到了五大州的瓷器,早在宋太宗时期就已经成为宫廷御用瓷器。这时候,柴窑蹊跷的不见了,越窑是吴越进贡的。明州窑竟然在越窑之前!定窑可见早在五代就已经成为名窑,邢窑已经消失了。饶州,青州窑又是什么呢?史料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明即明州,即今之宁波市;越即越州,今之绍兴市;饶州即今之江西景德镇市;定州即今之河北定县;青州即今之山东青州市。 只有把“”封椿、供进、三司行人“”这三个概念搞清晰后,才能不错理解什么是“供御拣退”这种宋初官窑的根本制度。 作甚“封椿”?《宋史记事本末·太祖建隆以来诸政》“三年八月,置封椿库。帝平荆、湖、西蜀,收其金帛,别为内库储之,号封椿。凡岁终用度之余皆入之,认为戎行饥荒之备。”所以,宋之“封椿”,指朝廷整年的财政收益,凡岁终用度之余,皆封存不消,以备紧急需要。(别为内库,也就是皇帝的司库) 作甚“供进”?指供献宫庭。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月茄瓠初出上市,东华门争先供进,一对可直三五十千者。” 作甚“三司行人”?宋朝把盐铁、度支、户部合称三司。所谓行人,古代官职名,掌接待诸侯及诸侯之上卿之礼。《周礼·秋官》有行人。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 明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并不是商贾。所谓三司行人,就是主管瓷器的部门官员。 所以,“供御拣退”指出宋代瓷器除了皇帝御用以外,都是出售的。“宋人在文献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可贵’”,摘自南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周煇,何许人也?是否为北宋皇宫专管青瓷库的官员?周煇又根据什么说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呢? 据中华书店《四库全书总目》卷141《子部·小说家类》第1198页:《清波杂志》十二卷,别志三卷。宋周煇撰,煇字昭礼,邦彦之子。…然煇曾经试宏词,奏名见之书末中,或者当时未就官耶。别志又自称曾经至金国,益不成解,或者随出使节行也。清波为杭州城门之名,绍兴中,煇寓其地,因以书名。绍兴为南宋高宗编年,从1127年始,共32年。 显然,周煇并非北宋朝官员,也非“供御拣退”确当事人,对朝廷“供御拣退”的体式格局,即怎样措置惩罚青瓷,有可能为道听途说之言,加之周煇乃南宋人,对北宋的相识也非亲历,《宋会要辑稿》乃正史,所记载的历史事实,其可托度应该比南宋周煇的杂记更高一些。 由此,我们可以见到北宋时期官用瓷器属于供御捡退。这种制度是有先例的。唐人诗句,《贡馀秘色茶盏》,明显的指出秘色茶盏贡后是有剩余的(皇帝挑剩下的)民间可以见到并购买。 徐夤 (唐)
那么越窑,定窑咱们不去管它,明州窑,饶州窑,青州窑怎么回事呢? 明州窑,就是今天的宁波。宁波也产瓷器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但产,还赫赫有名。 北宋初年,明州窑第一,为宫廷五大名窑之首。那么明州和宁波是一回事吗?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鄮县、鄞县、句章县设鄞州,治鄮(mào)县(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鄞州。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将鄮县分为慈溪、翁山(今舟山定海)、奉化、鄮县四个县,设明州以统辖之。州治设在鄮县(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取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称宁波府。 那么宁波窑被发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她就是近年来赫赫有名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为越窑青瓷主要产区之一。 慈溪(Cixi),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东离宁波60公里,是宁波下属的县级市。 由此我们清楚了,据考古发掘表明,五代时期,明州窑是吴越秘色瓷的主要产地。所谓明州窑,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吴越贡器---秘色瓷。这样看来,明州窑在越州窑之上,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饶州窑是怎么回事呢? 饶州是历史地名。饶州,因"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鱼之饶"而得州名。春秋为楚番邑(古读PóYì),隋平陈后置饶州,州治为今鄱阳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有"七县之会饶州府,景秀江南鱼米乡"美誉。历史上均为,郡、州、路、府、县治所。历史上饶州,管辖鄱阳(府治)、余干、万年、德兴、浮梁、乐平、余江七县。 景德镇市,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称新平镇。唐武德四年(621)置新平县,新平镇属之,以在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八年撤县,开元四年(716)复置,治所在新昌江口,故称新昌县。天宝元年(742)改名浮梁。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 由此可见,景德镇来名于真宗景德赐名,非为空穴来风。在宋初太祖太宗时期,饶州窑(景德镇窑)已经进贡青白瓷为皇家所用,景德初,得真宗喜爱赐名,应该是真实无误的事情。 搞明白了饶州窑,最后一个就是青州窑了。这个窑,目前由于考古发掘资料匮乏,还属于半知半解之谜。 青州市,山东省潍坊市下辖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临昌乐县,西靠淄博市的淄川、临淄两区,南接临朐,北与东营市的广饶接壤,东北与寿光市毗连,为古"九州"之一。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 淄博历史悠久。古称临淄。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因临淄境内多齐王陵墓,改临淄县为齐陵县,属青州济南郡;临淄为济南郡郡治、齐陵县县治所在地。 三国时,临淄县属魏,隶于齐郡;青州刺史、齐郡太守仍以临淄为治所。 西晋时,临淄县属青州齐国;临淄为齐王都,青州刺史亦治于此。 淄博有窑,称为淄博窑。汉代称"博山窑",以琉璃和陶器见著。始于汉。北朝时烧制青瓷,有青黄、青褐等色,制作粗糙。唐代盛烧黑釉瓷,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宋代烧制白瓷、黑釉陶等,黑釉陶以"雨点釉"和"茶叶末釉"名传于世。淄博窑应该就是史料记载的青州窑。 这个窑在汉代极为有名,后来就籍籍无名了。唐宋时期一直在烧瓷器,目前,科学考古发掘尚未能进行,不能全面揭露青州窑的真实面目。 看到这,你清楚了吗?北宋早期,宫廷使用的是明越饶定青 五大名窑的瓷器,这五大名窑是真实不虚,如假包换的宫廷御用瓷器。了解这五大名窑,对北宋早期瓷器就基本上搞懂了。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6326-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北宋也有五大名窑,不是汝官哥钧定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