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收藏鉴古 汝窑瓷器名声太大。 且不说《宣德鼎彝谱》里,如何把汝窑排名在江湖第二(老大是柴窑,当时是明朝宣德年间,元明瓷器根本排不上号,柴不可得久矣,能看到实物的只有汝官哥钧定,所以事实上汝窑为中国瓷器之冠军将军) 也不说去年国庆节,香港苏富比以2.94亿港元成交的那件原收藏于台北鸿禧美术馆的汝窑小圆洗。 我们说说南宋初年的事。 公元1151年秋十月,皇帝赵构政暇之余,忽然兴起,应当时名将张俊之再三恳请,幸清河郡王府邸。张俊当时是和岳飞齐名的中兴四将之一。对南宋初年朝廷稳定,建都临安,是立有大功的,所以被封为清河郡王。此时岳飞已死十年,宋金和议已签订十年,国家逐步安定,步入正轨。 “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筵节次如后。 安民靖难功臣,太傅,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醴泉观使,清河郡王臣张俊进奉。。。。。。宝器。。。。。。古器。。。。。。汝窑: 酒瓶一对 洗一 香炉一 香合一 香球一 盏四只 盂子二 出香一对 大奁一 小奁一 ”(宋 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九 高宗幸张府节次略) 席间觥筹交错,张府竭尽财力,用最好的宴席款待皇帝。宴席后,再奉上各种珍奇异宝。其中汝窑瓷器赫然在目,排列在宝器,古器之后,共有17件。 周密还写了一本《咸淳起居注》 “淳熙六年(1179年),太上太后幸聚景圆赏牡丹,剪好色样者千朵,安置花架皆是水晶及天晴(青)汝窑金瓶。” 在南宋早期,皇室就已经把汝窑瓷器当做珍宝,臣下所拥有的汝窑瓷器,很有可能就跟清朝的紫檀木一样,发现紫檀木必须买下,进贡给皇室。 汝窑,是北宋时期汝州供御的瓷器精品。 宋 ·叶寘《坦斋笔衡》 中说到: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宋·周辉 《清波杂志》 亦云: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 这些宋人笔记记载当时之事,尤为可信,可见早在南宋初期,汝窑就已经成为名贵的古董了。时人有诗云:“汝窑土脉偏滋媚,高丽新窑皆相类,高庙在日煞直钱,今时押眼看价例”(南宋《百宝总珍集》) 高庙即宋高宗,诗中写到:汝窑瓷器土脉滋润妩媚,高丽青瓷和新烧官窑都仿它仿的很像。高宗皇帝在世的时候特别值钱,今天它在民间还是很高价的宝贝。 汝窑传世品稀少,清朝雍正乾隆二帝都喜爱收藏,特别是乾隆皇帝,把皇宫所藏的宋代五大名窑很多都刻上了自己写的诗。在一件奉华款纸槌瓶上,他写到: 定州白恶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 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 合因点笔意为静,便不簪花鼻亦馨; 当日奉华陪德寿,可曾五国忆留停。 意思是定州产的白瓷有芒口,不堪使用,皇帝特命汝州陶出青色的汝窑。为了让这件器物的口沿更坚固所以用铜镶口,底部完整老旧还能看到支钉的痕迹是铁色的。这个瓶子用来盛水点笔,可让人心静。用来做花瓶。就是不插花满室也能闻到馨香。当时它在奉华宫里曾经陪着高宗皇帝赵构,那时候可曾记起在五国城被扣留的徽钦二帝?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了,你说这些,到底汝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那么珍奇呢?还是先看历史文献; 南宋 周辉 《清波杂志》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原因就是汝窑当时是用名贵的玛瑙末作为釉水烧制的,所以成本极高。属于宫廷御用的瓷器。一开始汝窑就是高富帅级别, 那么,汝窑有什么特征可以鉴别呢?近年来民间传说,汝窑满地都是,绝不止官方所言的67件半,那么你是否知道汝窑的特征,看得懂什么是汝窑呢? 明·高濂《遵生八笺》 ………汝窑余常见之,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支钉。余藏一蒲芦大壶,圆底光若僧首,圆处密排细小挣钉数十,上如吹埙收起,嘴若笔帽,仅二寸,直槊向天,壶口径四寸许,上加罩盖,腹大径尺,制亦奇矣。又见碟子大小数枚,圆浅瓮腹、磬口、泑(釉)足、底有细钉,以官窑较之,质制滋润。 《新增格古要论》卷五 汝窑 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胎滋润,薄亦甚难得。 (《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明人江西吉水王佐撰。佐字功载,号竹斋,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官刑部主事,历员外郎,天顺间出守临安,以勤慎著闻於士大夫间。《新增格古要论》为王氏增补前人曹昭《格古要论》之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博物、赏鉴专著。原书仍名"格古要论",后人更冠"新增"二字以与曹著区别。 曹昭字明仲,明初江苏松江人,自幼嗜古,"凡见一物,必遍阅图谱,究其来历,别其是否"。曹氏因"常见近世纨袴子弟,习清事者亦有之,惜其心虽有好而目未之识",遂"取古铜器、书画、异物,分高下、辨真赝,举其要略,书而成编,析门分类"(《格古要论》曹昭自序),撰《格古要论》,成书於明洪武二十一(1388)年三月,) 好,所有当代的鉴定家鉴定汝窑瓷器,都来源于这两本书。书中归纳总结的汝窑特点,就是汝窑瓷器鉴别真伪的秘诀。 卵白色,淡青色,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胎滋润,薄。 特点总结得到位了。釉水肥厚宛如凝脂,胎薄,底部有芝麻点一样的支钉痕迹,釉水中有隐纹如蟹爪。凡是有蟹爪纹的都是真的,但是没有蟹爪纹的更好。 今人不知蟹爪纹说的是什么,一般学术界都把汝窑表面的开片称为蟹爪纹,也就是说汝窑瓷器表面基本上都是开裂有开片的,只有一件没有开片的汝窑盨(又称汝窑水仙盆,详见拙作《汝窑水仙盆应称汝窑盨考》发表于《收藏与投资》杂志上),所以汝窑真品基本上应该都是有开片的。 汝窑器型简单,无大器,釉色温润柔和,有粉青、豆青、月白、天青、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天蓝色汝窑只见一件馆藏品,一般以天青色为贵,粉青色为上品。见《遵生八笺》 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意思是汝窑釉下气泡非常少,而且很大,就像清晨一颗孤星悬在天空上一样。 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土细润如铜,体有厚薄,色近雨过天青,汁水莹厚若堆脂。有铜骨无纹、铜骨鱼子纹二种。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写道:”汝窑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土脉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者……”。 赵汝珍《古董辨疑》:汝窑有厚薄两种。土细润如铜体,汁水莹泽厚若堆脂,其釉色近于柴窑之雨过天青,以淡青为主,亦有豆青暇青及茶末等色。釉汁中有如樱眼及蟹爪纹,及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者为真。真伪多以此辨。然据内行言,以无纹者为佳。其未上釉者称为铜骨,因其土中含有铁质故呈淡红之色,颇似羊肝。因其釉厚多凝于器之上部,若膏脂之溶而不流,凝于中途,显示蜡泪痕之堆积状。釉汁不满,露骨之处甚广,此原非上釉之原意,乃当时竟以此种为美观,颇为时尚,殊非正当之判断也。 如此,我们总算搞明白了,什么的瓷器才是汝窑珍品。 胎薄,香灰胎,露胎处如同铜骨,天青粉青卵白色釉,土脉滋润,釉水肥厚宛如凝脂,釉汁中有棕眼和蟹爪纹,底部支钉痕迹为芝麻状细小。这些条件都符合的才是真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6324-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你看懂汝窑的前生今生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