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宋代官窑瓷,应是指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的统称。据研究,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的窑址就是新近在河南汝州发现的张公巷窑遗址。该窑与烧造汝官窑的宝丰清凉寺窑相隔仅30多公里,同属汝州之地,年代也同在北宋,只是比汝窑晚一些,时在北宋晚期。历来有“汝官不分”之说,我以为,说的就是此两窑之瓷。 南宋官窑产生于北宋灭亡,皇室迁都杭州建立南宋小朝廷之后。南宋王朝在杭州先后修建了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专为宫廷烧造官窑瓷。由于皇室南迁时,大批烧制汝瓷的艺人、窑工为避战祸,也跟着南迁,来到杭州和龙泉等地,大大地促进了南方瓷器的烧造。正因为有了这批汝瓷艺人的加入,在南宋官窑的烧造中,可看出汝窑和北宋官窑之间的某种传承关系。因此,可以说,南宋官窑的烧造,应是在继承了汝窑和北宋官窑瓷的某些工艺的基础上,并吸收了越窑和龙泉窑的某些工艺,运用本地的胎釉原料创烧而成的。所以,在南宋官窑器上,既可看到汝瓷工艺的影响,如造型端庄简朴、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可看到越窑和龙泉窑工艺的某些制瓷特点,如薄胎厚釉、釉面莹沏、造型精巧等。通常说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官窑”,一般指的是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的合称。(网络整理,如有不对望指出) - 北宋 官窑粉青贯耳穿带小方壶 - - 北宋 官窑粉青胆瓶 - - 北宋 官窑粉青花插 - - 北宋 官窑粉青花觚 - - 北宋 官窑粉青三登方壶 - 真正的宋代官窑精品尤其体现在釉质上:釉层滋润,介于丝绸光泽与“羊脂”般的美玉质感之间,鱼子纹的晶莹奇妙之处不可言传,却与“做旧”后的乌光质感绝然不同。由于技术的保密,使得后世的收藏家与制瓷专家们,只能用各种方法去猜测它的工艺。像这种如玉的釉质,古朴淡雅蕴趣的“油酥光”仿起来非常困难,始终不知其密决。宋官窑器给人的印象是乍一看时并不起眼,但如长时间品味,则会被那份特别的历史沉淀与淡雅的含蓄之美深深吸引,令人回味无穷。 - 北宋 官窑旋纹瓶 - - 北宋 官窑浅粉青弓耳扁壶 - - 北宋 官窑青瓷葵花式小碗 - - 北宋 官窑天蓝三足圆炉 - - 北宋 官窑天青椭圆水仙盆 - - 北宋 官窑投壶 - - 北宋 官窑月白双耳三足炉 - 手感平滑细腻釉色莹润如玉青中泛红,象是涂了一层粉。表面虽然晶莹光亮却没有一般青瓷那种“贼亮”的浮光。闪现着含蓄温润的光泽,精光内蕴,有凝重深沉的感受。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呈现相对差异的色泽,强光线釉如翠一般透亮,弱光线如脂玉般润滑,也是宋官窑青瓷器的特点。迎光斜视,闪着点点的结晶。釉象翡翠色呈酥蜡泪痕堆脂状,故器上常有无釉之处,显露出棕灰色胎骨,当时风尚颇以此种釉汁不均匀现象者为美观。 - 南宋 郊坛下官窑粉青穿带瓶 - - 南宋 郊坛下官窑月白海棠式贯耳瓶 - - 南宋 郊坛下官窑粉青弦纹瓶 - - 南宋 郊坛下官窑渣斗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钵 - 宋代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凝聚在宋瓷上的文化艺术更是空前绝后的。以宋官窑代表典型的供御用瓷,其釉色平淡含蓄,素雅之中表现着内心的意蕴。从美学角度,它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特别受到西方人的倾赖。细密的冰片,隐约间闪烁着的光芒,仿佛是宋代艺人无意间冰镐敲击的严冰穿过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温润而细腻。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贯耳八方壶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贯耳穿带方壶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贯耳穿带杏叶方壶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簋式炉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弦纹瓶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长方盆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粉青纸槌瓶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灰青钵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浅粉青花插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天青窑变弦纹瓶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月白葫芦瓶 - - 南宋 修内司官窑月白投壶 -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6251-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宋代官窑瓷器:千年大美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