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被无休止的仿制,究其原因是资本逐利的结果,本人最近也在各大网站看到很多关于元青花的论述,其知识含糊不清,概念混淆,牛头马嘴,根本就是瞎编乱造,为此今日本人特抽空全面解析一下元青花,希望各位读者能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不要被一些错误的观点给误导了。 近年来,古瓷收藏界的元青花热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上和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地出现,真假争论搅得许多古瓷爱好者一头雾水。现代元青花仿品能不能达到乱真程度?这需要作辩证的分析。古代瓷器是在当时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而成的产品。现代仿古瓷没有条件从胎土原料、釉料配方、彩料加工、烧制工艺等所有方面完全再现600多年前的元代状况,所以说,元青花的仿品与真品在所有特征上都毫无差别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古瓷界讲的元青花和对元青花的鉴定,一般都专指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而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又可分为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纹饰的“至正型”精品瓷和用国产青料绘制纹饰的普通瓷。 文物鉴定属标型学范畴,即它要借助已知的、经过科学考证是准确无误的典型标本,来对被鉴别器物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被鉴物的时代、性质与特征,瓷器鉴定也是这样。 古瓷器的传统鉴定,通常是以目测器物的造型、釉、青料、纹饰、胎、款识以及工艺特征等为基本手段,并通过用手摸、掂分量、听声音等一些辅助方式,来辨别瓷器的真伪和烧造窑口、生产年代及艺术价值。这种鉴定方式简称“眼学”或“目鉴”。 下面就元青花瓷器鉴定,结合图例作一些分析∶ 一、器形 过去古瓷鉴定家面对一件鉴定对象时,首先看它的造型对不对。但现代仿古瓷高手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精密测试和反复试验,已能完全掌握各种配方的胎泥的烧制收缩率, 从而使高仿品在造型上几乎可以达到难辨真假的程度,所以,单凭观察和对比器形已不能完全保证鉴定无误了。我们一定要记住,古瓷鉴定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要采取排除法从组成器物的所有要素上逐一鉴别。如果一件被称之为“元青花”的器物在造型上元青花真品看不出差别,我们只能认为在造型上排除了一个疑点而已,还要再从其他方面鉴别真伪。 二、纹饰 元青花的纹饰是有时代特征的,例如料无分水,一笔点画;布局繁满,层次较多;竹叶向上,蕉叶实心;龙身如蛇,龙爪如镰;回纹单画,树稍出刺;仰覆莲瓣互不相连,三道弯如意开光等等。这些特征在有关元青花的名著如叶佩兰的《元代瓷器》、朱裕平的《元代青花瓷》中均有叙述。 元青花大罐纹饰表现出的“布局繁满、层次较多、仰覆莲瓣互不相连”等 元青花的低档仿品的纹饰一般都是画技拙劣,照猫画虎,有的甚至东拼西凑,不伦不类。例如,把明代弘治莲瓣边饰和清代龙画在仿元青花器物上。这类低劣仿品容易识别,而高级仿品上的纹饰辨识就费事得多。高仿品的画师大都经过美术专业训练,有的还是陶瓷美术专业出身,仿绘元青花纹饰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照着原件临摹,得心应手,甚或并无二致。 高仿元青花的纹饰仿真程度可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从纹饰内容看。图案画最容易仿绘,几可乱真;山石、花卉、树果以及动物也可以画得十分娴熟,真假难辨;人物画最容易露出破绽,要么照图摹描,行笔呆滞,缺少真品用笔恣意的流畅感;要么造型比例过分精确,表情异常丰富,充分暴露出现代美术师的人物素描功底。 第二,从绘画功力看。古代画师虽然自幼学习,或投师,或家传,但无论如何不可能具有现代素描、写生素养。故而虽则熟练自如,却缺乏准确之比例及透视关系。随心点染,神韵张扬,不求工整准确,只要活泼生动。现代仿元青花器在纹饰绘画方面恰恰没有这种朴拙简练、夸张传神、意趣无穷的特点。谙熟这些画技特点是辨赝识真的关键之一。因而,仅凭熟知书本上的理论和模式性的描述是不行的,只有长期反复地观察实物标本和可靠的图录,方能从感性到理性,悟出其中的差异,练就明辨秋毫的眼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元青花存世量稀少,目前很难发现纹饰完全相同的器物,因此,面对那些画有世界各地馆藏名品纹饰的“元青花珍品”,诸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等,请千万别当真,或问:“为什么只生产一件?我这个就不能是同时生产的另一件?”此说法听起来似乎理直气壮,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且莫说让你碰到的机率究竟有没有?单凭这类东西已成群结队地出现,结论已经清楚。碰到有人向你兜售同已知博物馆藏元青花珍品纹饰类似的“元青花珍品”时,要特别提高警惕!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五个观念。 三、青花料 是不是真元青花,用青花料来分辨是一种最有效、最便当的方法。观察近20年来元青花的仿品,在青花料的发色和色料在纹饰画面上的表现最容易露出破绽。 元青花所用的苏麻离青属进口料,近年组织过中国专家赴土耳其参观托普卡比宫珍藏元青花器的蒋奇栖女士考证,它就是产于伊拉克的萨马拉青料。萨马拉是古波斯帝国的制陶中心,富藏钴矿。萨马拉在古代叙利亚语发音为Sumra,苏麻离当为它的汉语音译。 苏麻离青属天然矿物料,主要特点是高铁低锰,并且含有砷等微量元素。国产青料都是高锰低铁型,不含砷等微量元素,因此无法用国产青料进行苏麻离青料呈色的仿制。然而近年来确实有不少赝品在青料的发色上同进口苏麻离青料已十分相近。 现在有的元青花高仿品在青料色泽上确实已近逼真,非但颜色接近, 而且也有大量下凹并显“锡光”的“铁锈斑”。其实,元青花所用的进口钴料在呈色上原本并不是一律相同的,在不同的窑温下,因氧化或还原气氛的强弱差异,会出现多种呈色效果:有的色泽较深,有的较浅;有的晕散严重,有的较少晕散;欠火者青中带灰,过烧者深蓝紫黑;烧成温度适宜、窑位上佳者呈色极靓艳,沉稳青翠。 对比真赝,最难仿的有两点∶一个是苏麻离青料的特殊呈色——蓝中微泛紫,青中蕴淡绿;另一个是纹饰笔道中的色料聚缩现象。这两个特点应当是进口苏料中天然矿物的复杂成分(包括氧化钴以外的其他微量矿物成分)在特定窑温和气氛下烧制时的特殊化学反应和合成效果,制假者在破译之前当无法乱真。 那么,如果从色泽上难分真假,又怎样来鉴别真假苏麻离青料呢?我看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看“铁锈斑”分布得是否合理?“铁锈斑”是纹饰中青料浓重处铁离子大量聚集并经二次氧化所形成的,有其特殊的分布规律。仿元青花在化学青料中添加了较多的铁元素,烧成后也会出现“铁锈斑”,也会有闪闪“锡光”。但是,仿品的“铁锈斑”在分布上,有的太过,“铁锈斑”的密度和浓度大大超过了苏麻离青料成分中铁的含量;有的是在纹饰绘制后再用人工配制的含铁量极高的料水二次复笔点染,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人为的制作痕迹,甚至在浅淡的青花纹饰上出现了原本不该出现的“铁锈斑”。 下面图为一些元青花瓷器“铁锈斑”分布情况 第二,看青花纹饰笔道中有没有色料的串珠状缩聚现象。这种色料的串珠状缩聚现象,不但在用浓重青料大片涂抹人物的衣饰等部分时会出现,有时在用浓料勾画回纹等细线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多寡表现是同元青花制品的优良精美程度相一致的。越精良者越少,反之相对较多。 下面图为元青花瓷器标本色料的串珠状缩聚现象 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目前尚未见有正式报道,有人认为是青料研磨不细,留有微粒所致,我看可能与青料淘炼、去杂工艺水平有关。某些仿品制作者想必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并且刻意模仿,但效果极不自然。 第三,看青料向胎面的下沉附着现象。苏麻离青料比重较大,在烧制中若窑温正常就不会向釉面扩散,而是在釉汁底层发生晕散。侧看釉面会发现所有青料纹饰部分都有下凹现象,只是青料极淡处不太明显。 任何一种国产料,不管它淘炼得或精或粗,其色感都和苏麻离青料差别明显。容易同苏麻离青料在色感上混淆的是另外两种进口料——明代的回青和晚清的“洋蓝”,因为三者的呈色都是青中泛紫。但细心观察,这三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苏麻离青和回青虽然都是天然矿物料,但回青含铁量低,含锰量也不高,故浓艳处无“铁锈斑”;回青和“洋蓝”都没有“铁锈斑”,都蓝中泛紫,但两者相比,回青沉稳耐看,“洋蓝”却俗艳刺眼。 说到这里,有两个现象必须提醒藏友∶一是不要把锰锈斑当成铁锈斑。不少藏友曾经拿着明清时期低档民窑青花瓷问是不是元青花?因为他们看到在青花纹饰的浓重处有“铁锈斑”。其实这是国产青料加工粗糙或者下等青料烧制时产生的锰锈斑。铁和锰两种元素在地球上大都有共生现象,国产青料都是高锰低铁型,如果原料淘炼不细,锰杂质剔除不净,在烧制中就聚集起来经二次氧化成锰锈斑。 由于同铁锈斑一样呈深褐色,容易被误认为是“铁锈斑”。二是不要把“洋蓝”当成苏麻离青。“洋蓝”是晚清民国时期从德国、日本等化工染料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化学料,呈色虽然也蓝中泛紫,但因非常纯净,就没有天然矿物料苏麻离青中的杂质和微粒,也没有铁锈斑。要在青料上辨真伪,唯一的方法就是拿上可靠的元青花标本反复观察,把进口苏麻离青料看透看熟,形成条件反射性的知觉。 青料色感有苏麻离青味儿的有可能是真苏麻离青发色,也有可能是较为成功的现代化学料仿色,但青料色感没有苏麻离青味儿的,绝对不要当真元青花买!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四个观念。 几条要领: 1、元青花瓷的积青处可产生“铁斑”,但不是积青处都有“铁斑”。 2、纯进口苏勃尼青钴料和混合钴料“铁斑”颜色是有区别的,越纯的苏勃尼青钴料其“铁斑”色越趋暗,并且斑趋少趋小,越不易发现;而加入国产料越多,斑越趋褐趋多趋大。由此我们可知,凡“铁斑”趋褐趋多趋大明显的器物,其实已经混入其它钴料特别是国产钴料了,只不过是以哪种钴料为主或比例大小的问题。包括被我们所知道所认同的伊朗伊拉克保存的那些元青花瓷精品,当时也都是在国内加工,其用料也各不相同,有的相当纯,但有的发色却一般。 3、“铁斑”有的吃胎,有的仍然浮于釉表,并非所有“铁斑”都下沉。希望有方便者专门去看看身边能看见的诸如包头元青花瓷大罐等馆藏器物,以解释疑。 4、“铁斑”越少越小的器物,越是工艺精良之器,同时也存在无“铁斑”器物。 5、“铁斑”现象只宜做参考,并非决定元青花瓷属性的关键。 图例如下: 苏麻离青料积青处中发暗的条形黑“铁斑”,有极轻微的褐,仔细观察可看清 苏料混入石子青国产料后积青处出现的褐色“铁斑”于釉表表现情况 苏料混入石子青国产料后积青处出现的灰褐色“铁斑”,数量趋多 进口苏勃尼青钴料产生的“铁斑”及晕散 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产生的晕散效果 苏料混入石子青国产料后的钴料积青处中部出现的黑褐色“铁斑”,需仔细方能看清 苏料中混入一定比例其它料(非石子青料)积青处出现的“锡光斑” 苏料中混入一定比例其它料(非石子青料)时积青处出现的“锡光斑”。 国产料(石子青为主)积青处出现的有根的“火山斑”及普通褐色“铁斑” 四、胎质、胎色 景德镇窑宋代和元早期皆用单一的瓷石来制坯泥,称为一元配方。这类坯泥属高硅低铝性质,烧成温度通常在1200℃以下,窑温稍高即易造成器物变形。元代中期,发展成瓷石加高铝含量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耐火度可达1300℃以上,在保证器物不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胎质的瓷化程度和釉质的玻璃化程度都得到提高。 元青花的瓷质由于二元配方的运用虽然得到了优化,但仍受到当时原料加工水平的限制,胎质、胎色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一是白而不细,制瓷原料优良但用水椎加工,手段比较落后; 二是粗而不松,胎土颗粒较粗但烧结紧密; 三是腻润不干,胎泥经过陈腐工序,不但提高了可塑性,而且烧成后胎质滋润;四是胎内多有微小洞隙。 下面图为一些元青花瓷器底足及瓷片断面元代麻仓土呈现的胎质、胎色 现代仿元青花器已无法获取与元代麻仓土成分相同的高岭土,多用工业化机械加工的胎泥制坯。这种胎泥由于用球磨机碎料,真空练泥,没有陈腐过程,因此烧成后的仿品胎质过于细密,胎内没有空隙,胎体比重大,手感沉重,露胎面细白无砂隙。近几年来为了在制泥工艺上仿古,景德镇周围许多瓷石、瓷土产地的江边河畔又出现了一些用水轮作动力的水椎制泥作坊,专门向仿古瓷作坊供应泥料。据一位行家里手介绍,这类泥料比机制泥料“有性,好用得多”。但无论如何,用这种缺少较长时间陈腐工序的泥料烧制出来的仿元青花瓷在露胎处仍显干涩,没有元青花真器露胎处那种粗而不干、润腻不涩的质感。当然,这种感觉不是看了文字就能立马掌握的,要多摩挲元青花标本,才能找到感觉。仿制品在胎色的外观上或许可以接近真品,但永远不会与真品的质地一致。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二个观念。 五、釉质、釉色 元青花所罩的透明面釉是承袭宋代景德镇影青釉而加改进的高温石灰碱釉。由于含铁量较高,釉色白中泛青,釉面不如明代永宣青花那样肥润,积釉处呈湖蓝色。 从釉质釉色上辨别元青花的真赝,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观察釉汁的色泽。由于“至正型”元青花上所用的透明釉在配方成分、加工工艺上没有留下准确资料,现代仿元青花器的透明釉只能从色感、质感上照猫画虎地配制。因此绝大多数现代仿元青花透明釉釉色泛绿,在积釉处呈湖绿色而不是浅湖蓝色。最近看到有极少数仿品的积釉处呈湖蓝色,但又蓝得太过,同真元青花透明釉两相比较,便显得极不自然。二是看釉中气泡的疏密大小与层次分布,以便分辨出是柴窑烧制还是气窑烧制?现代仿元青花多用气窑烧制,窑温易控制,窑内温度均匀,气氛好掌握,烧制成品率高。 但由于柴窑和气窑在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时间差异和升温曲线的巨大区别,现代气窑无法完全重复瓷器在柴窑内烧制时的复杂甚至极其微妙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特别是釉中气泡的疏密大小与层次分布表现。现代气窑仿品釉中气泡小而密,缺乏通透层次感;而柴窑烧制品釉中气泡则较之稀少疏朗,气泡间空隙大,大、中、小气泡都有,且分布有层次感。柴窑产品釉面质感活而水灵,气窑产品釉面质感死而呆板。这种感觉是源于釉中气泡对光线反射的无序性和有序性两种不同的物理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明清官窑透明釉器因为釉质纯净,烧窑技艺精湛,对窑温的控制稳定均衡,所以很多产品的釉中气泡也较小、较密,但仔细观察分辨,仍可找出同气窑效果之间的微妙差异。 有人认为釉中气泡对鉴定工作没有作用,笔者不敢苟同。世界上任何现象都同一定的本质相联系。瓷釉中的气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形成和分布变化一定有其物理的、化学的原因。不同时代的不同原料、配方、烧制工艺必然会在瓷器上有所反映,包括从釉质的气泡上表现出来,从而成为真伪鉴定和古瓷断代的重要参考。诚然,当前对釉中气泡的形成、时代特征及表现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刻,还在探索阶段,但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 六、制作工艺 真假元青花在工艺上的区别较大。 1. 从施釉和釉斑鉴别。元代对器物施釉用的是蘸釉和刷釉的方法,大器如梅瓶、大罐等外部上釉用刷釉法。由于元代制瓷工艺中普遍对器底处理比较粗糙,施釉后器底往往粘釉,因此瓶、罐底部烧成后往往留下少量釉斑。现代仿品大都采用喷釉法, 底部无釉。为了制造假象,就人为涂抹假釉斑。真假釉斑的区别在于:真釉斑为器身刷釉后的底部粘留物,有的器物有,有的器物没有。假釉斑往往很多,且大片存在,这就弄巧成拙,露出马脚。真釉斑是在施釉工作台面上随机沾上的,多呈小片状。假釉斑是刷涂的或点涂的,可明显看出人为痕迹。 2. 从器底的修削工艺特征鉴别。元代辘轳车转速慢,大罐、梅瓶修足粗,刀痕宽但很自然;现代用电动快轮,转速快,修足细,太规整。为了仿古,有的故意用宽刀深挖, 但刀痕太宽太深,又太过规整,很不自然。元代器底无论大小皆平切,然后侧棱倒刀,圈足内墙皆外斜。瓶、罐一类大器不重修足,圈足较浅,足墙宽厚。现代仿品有的正面看颇能蒙人,翻看底面,修足滚圆,内墙直立,刀痕细匀,一看便知是电动转盘作品。 3. 从接胎痕迹鉴别。接胎痕是古代制瓷工艺的弊病,元、明两代凡需分段拼接之器多难避免,入清后随制泥、成型及烧成工艺之进步逐渐克服,所以观察接胎痕就成为鉴别真伪元青花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制瓷所用的胎泥,配方比例科学,泥料颗粒细、密度大、间隙少、无气孔,加之硬度适中,烧制温度控制准确,除特大型器物因自身过重,烧成后往往也会出现接胎痕外,一般中小型拼接器已看不到接胎痕。元青花仿品中,有的器里器外都没有接胎痕,不用再看,便知其假,因为它超越了当时的烧瓷水平。 有的虽有接胎痕,但绝大多数为人工制作, 横接胎痕极不自然:有的凸出部分显得过分,超越古代泥料的可能凸出限度;有的内部显得过于规矩,不像是在高温烧制时器物上部重力自然所为。值得警惕的是,现代高仿品中,有的在泥料的配制、接胎成型以至柴窑烧制上已与古代工艺暗合,这类高仿品显然已蛊惑了不少收藏者,并仍有不断蔓延之势。因而在古瓷鉴定上,我们应该持“一票否决”的谨慎态度,即:只要发现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赝品特征,不管其他许多地方多么类似真品,应当毫不犹豫地予以否定。 在古瓷鉴定上很多人被骗,多是因为被某个貌似而实非的特征所蒙蔽,采用了所谓的“一票肯定”,这种一叶障目的方法是必然要吃大亏的。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时代已不同,网络、图版及实物已使高仿瓷皆有所本,仿制出一个、二个甚至更多类似真品的特征已不难办到。有鉴于此,面对一件瓷器,千万不要正向思维,同书上对照看哪儿对哪儿真,而是要用逆反思维,专门寻找疑点,挑剔破绽。看出破绽的,那怕再小,千万勿存幻想,要坚决予以否定。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六个观念。 4. 从当时工艺习俗上鉴别。如元代高足杯、碗的高足是在利坯后用泥接,从中空的筒状足底看进去,可以观察到连接时挤压出的一圈泥浆被烧结在杯、碗底部。明代永乐以后始用釉接,因此不用泥接的高足杯、碗肯定不是元代之物。当然现在已出现泥接工艺的仿品,收藏者不可不防。 七、铭文。已知的“至正型”元代青花瓷中,在制作过程中书写铭文于釉下者,除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那对至正十一年铭象耳瓶外,还没有发现更多被公认为有铭文者。但近年来随着元青花仿品的大量涌现,带有纪年铭文的“元青花”多得让人目不暇接。 什么“大元国延祐×年”“枢府公用”“太禧公用”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把写在仿自清朝乾隆时代的五管扁瓶上的“大蒙古成吉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字样,视作罕见的“元青花铭文”,在其书中宣扬,以为“追思悼念铭文”。查“万岁”一词,以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之解释最为准确:“……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 《辞海》在“万岁”条引证这段释义后特别加上“今也用为祝颂词”,哪有对死人用称“万岁”来寄托追思之理?已发现的元青花真器上写有年款、铭文者非常稀少,凡见到有铭文、年款者千万要提高警惕!这是我们要提醒藏友们的第七个观念。 传统经验鉴定方法最重视的是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其次是工艺和款识,最后才是胎釉和彩料。现代条件下使用目鉴方法时恐怕要打个颠倒才对,最要紧的是把住胎釉彩料关,因为人为因素越多的越容易提高水平,而属自然界物质性的东西就不是制赝造假者随心所欲而能为之的了。 当然,上述常规特征的鉴定并不能保障收藏者在辨伪识真中百分之百地成功。中国的古瓷鉴藏活动数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战辨伪方法, 例如“使用痕迹鉴识法” “土锈水锈识别法”“拉胎划痕检验法” 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广大古瓷收藏爱好者在学习常规鉴定理论之外,也应当注意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引用和借鉴了一些杂志和网上的关于元青花瓷器鉴定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青花瓷学问很深,初学者切勿盲目买进,日趋成熟的仿制技术,让更多专家都打眼,更别说一般普通藏家,建议各位沉淀下来,亦步亦趋慢慢学会其中的精髓。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586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看看现代窑口是如何以假乱真的仿制元青花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