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春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共推出74件拍品。其中,吴镇《野竹图》以估价待询的形式上拍,起拍价为5800万元,最终以6750万元落槌,7762.5万元成交,同时创造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吴镇 《野竹图》 水墨纸本,100×33.5cm
吴镇是“元四家”之一,其祖上曾做过宋朝官员,但在吴镇出生时宋朝已灭亡,而元朝的残酷统治也让绝大多数的汉族文人出仕不易。与倪瓒、杨维桢等这些隐士相比,吴镇更纯粹,更单纯。他除偶有到过杭州、吴兴外,还曾在村塾中教书,于钱塘等地卖卜,基本是在嘉兴魏塘镇居住,而这种近乎于木讷的隐士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隐者”。吴镇隐居生活的乐趣和事业主要是寄怀书画,畅叙诗情。而于绘画来说,山水和竹石是他最喜爱的绘画题材,其笔下的墨竹不仅表现了自我,更彰显了那个时代名者隐士的风姿。 不过,吴镇的传世作品却甚为少见。据不完全统计,以世界各地公私博物馆藏吴镇作品为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吴镇作品7件,其中墨竹作品3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吴镇作品约为40余件,其中公认的墨竹真迹约5、6件;上海博物馆藏吴镇作品3件,墨竹作品2件;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吴镇作品1件;南京博物馆、宁波天一阁、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弗利尔美术馆均藏有吴镇作品,其中大都会博物馆和弗利尔美术馆各藏墨竹作品1件。因此,目前可确认为吴镇真迹的竹石图仅为数十件左右,可见本次上拍作品《野竹图》的珍贵程度。 吴镇 《野竹图》 水墨纸本,100×33.5cm 从《野竹图》来看,吴镇不仅继承了文同、李衎的画竹之学,而且还有创造性的突破。吴镇更注重画竹的非写实性,更突出竹子的精神状态。《野竹图》画的是“叶上扬”的晴竹或风竹,类似作品可见于吴镇与王冕合作的《梅竹双清》以及《多福图》等。此外,吴镇还注重画面效果与观画者的共鸣,加上题画诗所传达的深意,呈现出文人画传情达意的至高享受。 吴镇《多福图》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元代书画家经常在画幅上题写诗文,吴镇作品就呈现出诗、书、画三者合一的风貌。而研究吴镇的题画诗,也是了解吴镇画中墨竹形象的关键。在吴镇的墨竹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有题画诗,大部分为田园诗,每首诗都是针对其自身境遇及感想而发。吴镇从未入仕,因此他的诗文有一种刚直不阿、逍遥自在的乐观情绪。以目前吴镇的传世墨迹来看,墨竹山水立轴大部分在画面右侧中部或是上部书款。以上部书款且位置居中者为例,山水可见南京博物院藏《松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洞庭渔隐图》等,这类布局应是吴镇常用的手法,或许与他追求疏朗自由的生活有关。《野竹图》也采用了这种布局方式,类似的作品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墨竹坡石图》《墨竹》等。 《野竹图》的落款为“梅花道人戏墨”,虽然元初江南毁道兴佛,但一般读书人反而更亲近道家,这应该是一种文化上的叛逆。元朝的士大夫多半自号某某道人,如赵孟頫号水晶宫道人、黄公望号一峰道人等等,吴镇则自号梅花道人。有学者认为,吴镇传世中最早的作品《双桧图》作于1328年,署款“吴镇”而未钤“梅花盦”印,此时的他还未自称“梅花道人”,到1336年创作的《中山图》,属款“梅花道人书”,且此后每幅作品都有“梅花盦”印章,可以推测至少自1336年,即吴镇57岁时,他开始用“梅花道人”这个字号。《野竹图》虽款书“梅花道人”,但没有明确纪年,据专家推测其书写方式与1344年创作的《嘉禾八景》《松石图》十分相似,故《野竹图》的创作年代与二者相近。 吴镇《墨竹坡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野竹图》原是鉴藏大家张珩的旧藏之物,后由卢芹斋收藏,终归王季迁。张珩收藏的宋元名迹多是精品,《野竹图》收录于他在1947年出版的藏品集《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中,后又在1960-1963年汇编《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时详细著录这件作品,并说明来源:“仲圭竹石今所传尚非绝少,率多潦草之作,此作虽非臻绝品,已自难得矣。孙伯渊为余得之粤中甘氏者”。在《张葱玉日记·诗稿》1941年3月25日的日记中也曾记录:“至孙伯渊处,观梅道人画竹轴、戴文进......”。其中,画竹轴可能是指本件《野竹图》。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www.kaimen360.com/article-3792-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元代吴镇《野竹图》拍出7762.5万元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