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艺术市场的逐步升温,艺术鉴定方面的书籍也层出不穷。中国陶瓷是艺术市场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民间的收藏数量也是相当大。中国陶器的历史长达1万余年,瓷器也有2000多年,而且品种、数量相当庞大,要在繁杂多样的陶瓷中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实属不易。对收藏者而言,也不可能收藏历朝历代各个窖口的瓷器,而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济实力有选择地进行收藏和鉴赏。从目前的收藏现状看,元以前的高古瓷器多为出土,不易被收藏者获得。因此,陶瓷的收藏者很自然的将收藏的目光转移到了明清以后的瓷器上了。有鉴于此,为了帮助陶瓷爱好者和收藏者尽快入门,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收藏之路,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国文物收藏鉴定必备丛书。 时间上主要定位在明清时期的瓷器,内容体例上订分成几大类:款识、器型、纹饰、釉色。在时序的编排上,按照各个朝代皇帝在位的顺序,这样为读者速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丛书的编辑原则是宁缺勿滥,采用标准器样,力求资料真实可靠。翔实有序、丰富多样的明清陶瓷资料,势必为陶瓷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相当大的帮助。 本书将清代瓷器器型按罐、壶、碗、盘、樽等分类编撰,按王朝纪年顺序先后编排,为广大文物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鉴定标尺,是一本实用性、实战性极强的工具书。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1]、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清朝瓷器的基本特征 1、清代各朝的瓷器,内容丰富,既有共同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点。 2、清代瓷器的造型 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藏品年代:清道光 2007年中贸成交作品。 313万成交墨地五彩花卉龙纹大果盘 藏品年代:清光绪 2013年荣宝成交作品。 644万成交青花九龙纹瓶 藏品年代:清嘉庆 2011年盈时成交作品。 5040万成交珐琅赫墨彩山水碗 藏品年代:清雍正 2011年紫禁万象成交作品。 藏品名称:青花团凤瑞兔叠盒 藏品年代:清康熙 成交价格:460万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清代瓷器想要入手应该去哪里买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