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文 内容简介: 《古玉鉴赏与收藏》以玉器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从历代玉器的种类、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各个时期玉器的特征,从而揭示出玉器收藏的奥秘。本书文字详实,体例严谨,既有专业的艺术品鉴赏鉴定知识与技巧,又有指点迷津的鉴赏指南,使读者对玉器收藏的精髓一目了然,轻松获得有关玉器收藏的诀窍。 作者简介: 张广文,1949年出生,北京故宫 博物院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78年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管理及古代工艺品研究工作。曾先后任保管部工艺组组长、古器物部工艺组组长。在古代玉器及其他工艺品研究中主要致力于以下方面:一、研究明、清两代玉器的历史、品种及使用情况;掌握清代各时期玉器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探究这一时期玉器的生产及行业状况,并对清代仿古玉、假古玉的制造情况进行研究。二、鉴别传世玉器制造的时代;按收藏时代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的传世玉器进行排列和比较,掌握传世玉器的增长变化状况及特点;了解古代玉器的发展序列,并将鉴别古玉的真伪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三、研究玉文化及古代玉器的发展历史,着重于用玉思想和用玉习俗两个方面,注重对古玉文化的通俗解释;分析各时代的用玉特点、治玉特征及古玉埋藏于地下发生的物质变化,以作为鉴定之佐证。此外,对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其他工艺品亦通过传世品的特点展开研究。在20多年的研究工作中,曾先后发表关于玉器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了《玉器史话》《古玉鉴识》等多部专著,主编了《故宫博物院藏玉》《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全集・玉器》等大型图录。 如何识别仿古玉器 仿古玉器的制造 制造仿古玉器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河南光山县黄君孟墓出土的蛇身人首玉饰,人的头部造型近似于商代风格,有浓厚的仿古意味,这个墓葬为春秋时期埋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仿古玉器的大量制造自宋代开始,在前面所述的有关宋代、明代玉器及特征中已经谈到。一般来看,宋代仿古玉较古拙,刀工圆浑,沁色及染色较重,明代仿古玉较粗笨,于仿古中夹杂一些较新的纹饰。 清代乾隆及其后一些时间,出现了制造仿古玉器的高潮,主要原因在于清代宫廷对于古玉的收集和帝王对于仿古玉制造的关注,引起官僚、士人对于收集古玉的爱好,致使仿古玉有了较大的市场。民国时期,由于现代考古学的兴起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掠夺,古玉市场更加扩大,直接刺激了仿古玉器的制造,出现了玉器仿古做旧的另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的玉器仿古做旧技术对现今的玉器生产仍有影响。清代仿古玉器制造有如下几种情况。 按照流传的古玉图录制造 在清代,流传着《古玉图》《考古图》《三礼图》等宋元时代的考古图录,这些图录中收录了许多古玉图形。清代宫廷曾按照图录制造了一批仿古玉器,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八年十一月初七,清帝曾命照《考古图》做白玉马、白玉仙人、碧玉虎等器,并烧汉玉颜色。清代宫廷遗玉中有一些玉圭,则是按照《三礼图》所绘图案制造的,有的还在《三礼图》所绘玉圭基础上加以变化。由于图录所绘玉器缺乏考古依据,又掺杂了很多想象的成分,依图所制玉器与真正的古器有一定的差距。 以古玉为据稍加变化 以古玉为据,稍加变化,或将不同古玉的造型、纹饰加以拼凑。如清宫收藏的白玉礼乐杯,为宋元时的作品,杯高7.2厘米,口径11厘米,圆形,雕二女人为耳,杯口饰回纹一周,杯外雕“工”字形锦地,浮雕通景十仕女奏乐图,并有鹿头为饰。清代制造的仿制品形状与其相似,亦为圆形,双仕女耳,但纹饰与其稍异,杯外口沿饰云纹,腹部浮雕王公、王母及女佣共十人,并有寿鹿、龟巢、仙鹤,人物布局与礼乐杯也很接近,杯底刻“乾隆仿古”年款,一看便知是依礼乐杯风格仿制的宋元制品。 完全照旧器仿制 这类作品较多,仿制的不仅有古器,也有工艺水平较高的或清帝所喜爱的近代制品。清代宫廷造办处《活计档》记“乾隆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接得李文照押帖一件,内开五月十六日太监胡世杰交汉玉鸡四件,汉玉鱼一件,汉玉月牙扇器一件,随雕漆盒几件。传旨:着如意馆挑有颜色玉照双鸡配做双鸡一件,头上留红色,再照红汉玉鸡配做一件,月牙扇改做鸡一件,挑白玉配做卧兔一件,得时摆淳化轩。钦此。”又记:“于本月挑得回残皮糙玉二块,画得双鸡一件,卧兔一件,鸡一件,鱼一件……奉旨照样准做。”在造办处档案中,类似的记载还有许多。 旧玉改造 旧玉改造是玉器行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用旧玉改制的玉器易冒充古玉,不易被识破,能以次玉冒充贵重的玉件。《古玉辨》中有一段记载:“清光绪十九年,余寓燕京,有友人购一碧玉砚,满身鱼子斑,长约六寸余,阔约四寸,持以示余。骤视之,玉质颇古,池畔雕一鹤,亦颇不恶,及细审其刀痕,不甚浑圆,似新镌者,因曰:‘此旧玉改造也’,友人颇不以为然。越数日,沽砚者来余寓,因笑而问之:‘某君购汝一砚,改造亦甚巧妙。’渠曰:‘如此厚重之古物,当用何等器物改之?’余曰:‘用玉押耳。’渠默然,少顷即曰:‘去年得一古玉板,上下均有伤痕,体厚重不得已,磨去以制砚耳,是非留心刀法者,不易辨也。’”这种旧玉改造之风,在清代宫廷内也行之极盛,地方贡入宫廷的古玉,有一部分不适应宫廷陈设、收藏的需要,又不能扔掉,往往被改造成仿古玉。 清宫遗玉中属旧玉改造的有三种情况。 第一,旧玉翻新。常见于商代以前的玉,一些厚薄不匀或方圆不中规中矩的玉常被琢磨、改造成较精的作品,如宫廷收藏的一件乳环,为片状,圆环形,孔上面和下面各出一周飞翅,经改造,环被磨得极薄,表面的弦纹已被磨平,飞翅也矮了一些,用作玉杯之托。另外,宫廷内还经常把一些原来做得不精的玉器加以改造,造办处《活计档》3575#记:“正月二十九日,接得郎中李文照押帖一件,内开正月初四太监胡世杰交旧玉五老山石陈设一件传旨:着启祥宫将五老改商山四皓图。饮此。”第二,旧玉后刻花。多见于璧、圭、斧、璜一类的古玉。这些古玉本无纹饰或纹饰较少,刻花以提高观赏价值,又增加古朴之感,所刻花纹多呈汉代风格。清宫收藏的一件良渚文化玉璜,长13.7厘米,宽2.7厘米,厚0.9厘米,弧形,顶面浮雕三兽面,兽面雕法如尤环,是在凸起的圆片上用手工刻出细线构成的五官纹饰,璜的两面则为清代刻的仿古勾云纹,线条极纤细,为高速转动的砣子砣出,由于保存较好,线条尚似新刻,是后刻花玉器的代表作品。第三,旧玉后加款。情况较复杂,总的来说就是在一些年代不甚明确的古玉上加刻制造年款,以加刻“雍正年制”或“乾隆年制”款为多,清代后刻款的玉器一般都是元、明时的玉器,以杯、碗类为多。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583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典藏大系:张广文《古玉鉴赏与收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