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举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不难体会的。“物以类聚”呢?其实体会也不难。最近巴黎在展览毕加索。包括卢浮宫在内的几大美术馆,都让毕加索和历来的大师一起展览。据说这是法国历史上最昂贵的展览。毕加索和安格尔、德拉克洛瓦、马奈、伦勃朗、梵高等等在一起的感觉怎样呢?看起来就是感叹“物以类聚”的问题。毕加索和上述的大师,实在不能放到一起去。毕加索具备了无所不能的绘画才能,可他赖以震撼世界的画法,还真是“没有心”,有的是“空洞的眼睛。物以类聚,同样是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据绘画作品这个“物”而言,毕加索和其他人确实聚不到一起去,而除了毕加索,其他人却都可以说是“物以类聚”。几年前,有机会同时面对一些中国大画家的作品。觉得它们真是和谐,譬如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林风眠、徐悲鸿等人的作品。饶有意思地把它们挂在一起。在它们面前静静地看上一个晚上,能感觉到它们之间亲密无间,相互揖让顾盼。它们的作者,平生没有机会局在一起,可它们聚在一起了,而且是阵阵的相聚和团聚。是真正的“物以类聚”。那个夜晚,怀疑过这种“物以类聚”的感觉,是不是杜撰,是凭空的想象。于是把一些稍稍逊色的大画家的作品,也挂上去。这些后来挂上去的作品,也是非常好。它们的作者,也可以名留画史。只是就是挂不住,不协调,也就欠了一口气。“物以类聚”,后者和前者就是聚不拢。 接下来说真假造成的“物以类聚”的问题。获得鉴别古玩的能力,有两条经验可以推荐。一条是无休止地看真品,一条是无休止的看赝品。前一条可能不会有异议,后一条可能会觉得是玩笑。其实不然。这两条经验是出自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物以类聚”。看过了真品,看到赝品会觉得很陌生。同样看惯了赝品,看到真品会很陌生。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前者可以把陌生的认定是赝品,后者可以把陌生的认定是真品。在现实的古玩圈子里,这两类鉴别真假的行家,还都碰到过。鉴别古玩,有个智商问题,也有个情商的问题。智商是针对物的本身的,情商是针对和物相关的人事和情理的。这两个问题,说到底,还是“物以类聚”的问题。就物的本身来说,真假好坏,泾渭分明,是互不相混的。就物相关的人事和情理而言,也是“物以类聚”的问题。一个卖赝品的地摊上,是很难出现真品的。即使这摊儿,摆上了几十年也是这样。因为人是难以背离自己的。那年在张掖大佛寺,看到一堆据说的老玉。同在的一位考古家,觉得是老玉。因为行色匆匆,他更多的是运用情商。张掖太荒凉了,大佛寺也就是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走上几天荒山野地,突然遇见的一个所在。这里会有赝品吗?我觉得会有。因为这堆摊开的玉里,卖主很得意地说:这是汉玉、这是唐玉、这是宋玉。这就出了问题。汉、唐、宋墓,怎么聚在一起了。何况大佛寺边,我看见了赝品的乾隆瓷。“物以类聚”。考古家也笑了。 “物以类聚”这个问题,看起来和人有关,其实是物自身的问题。文物古玩是有灵性的,它们会聚在一起,聚集在欢喜、敬重、理解,并给予守望和守护的人那里,聚集在真正的收藏家那里。报上经常说,成功人士花千万、上亿元投资古玩,结果买到的是赝品。与此相关的评论又总是说,收藏圈需要打假。不能容忍这么多的赝品,让人家投资的钱打水漂。其实这种打水漂的事再正常不过了。这些成功人士,成功在别的领域。在收藏圈,他们除了钱,大多什么也不具备,凭什么可以买古玩,凭什么不该打水漂?买古玩现实到只是投资,只是为了赚钱。除了赚钱,对古玩不欢喜、不敬重、不理解,也不会给予守望和守护,这样的人士,和古玩还有关系吗?有灵性的古玩,只有相忘于江湖了。于是钱遭遇了赝品,于是钱只能和赝品纠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决不是古玩的错,只是因为“物以类聚”。“物以类聚”,这是个不能小看的问题。真假历来不会相混。鱼目混珠,也就是鱼目在梦想。古玩和钱,也就是钱在梦想。明珠不会投暗,古玩不会失明。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古玩,永远不能只用钱去买。而雾中花,水中月,倒是可以买的,因为这花、这月,和帐上的钱很相像。这个世界上,欢喜的事情大多和钱无关,而悲伤的事情总是和钱有关。花大钱买古玩,确实是件悲伤的事,如果除了钱外只有钱的话。用钱换一些休闲的光阴吧。把欢喜、敬重、理解、还有守望、守护的心气养起来,和古玩相聚的日子就不会远。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5750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陈鹏举:古玩收藏圈中的物以类聚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