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作为中华的瑰宝石头,也属于玉石中的一种,大家都知道玉石在时间久了过后,容易丢失水分,寿山石也是如此,那么寿山石丢失水分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导致寿山石失水变干的呢?下面一起来来了解看看吧。 一、寿山石丢失水分的原理 地质矿物学研究表明,寿山石是以一些含水的层状硅酸盐类矿物为主要成分构成的。根据寿山石的内部结构和构造,寿山石(特别是田黄)是一种黏土矿物的块状集合体,由于形成的原因,其内部有三种水,即:结构水、沉积水和吸附水。 (一)寿山石内部的结构水 寿山石尽管存在地开石型、叶腊石型、绢云母型、伊利石型以及数量较少的以珍珠陶土或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矿物类型,但所有的这些组成矿物,都无例外的是含水层状硅酸盐的一种,他们的化学成分虽然略有差异,但晶体结构相似,物理化学性质也十分近似。组成寿山石的含水层状硅酸盐中的水,主要是以(OH)根形成存在的结构水,它进入寿山石黏土矿物的内部结构,成为寿山石的结构水,因而,不容易被破坏。没有特殊原因,结构水丢失是相当困难的,也即是相当稳定的。 (二)寿山石内部的沉积水 寿山石内部的沉积水是寿山石处在有水的地质环境里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水不断渗透进入寿山石的内部,并沉积下来,所以寿山石才比较温润,这样的水是相对稳定的。 山坑石存在于山里矿脉中,因大多缺乏后期地下水的进一步浸润,致使其水化程度不足,含水量相对少一些,石质偏坚,有的还夹杂有少量未完全变质的火山凝灰质的残余,所以有部分品质相对较差,当然山坑石也有许多质地细润的优质品种。 水坑石产在寿山溪坑头支流之源附近,出产水坑石的坑洞在溪流的近侧,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之中,故水化程度较高,含水量相对多些,石质也相对较优。 田坑石是埋藏于溪流旁水田中或溪里,由于长期浸润于水中,更因其都是一些不大的独立石块,这就使其具有比水坑石更佳的水化条件,使水化程度更为彻底,尤其是农田中的水含有较多的腐殖酸,它们对田石的进一步优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品质大多十分优良。 掘性石因被掩埋在山坡的堆积层中,且由于都是块度有限的独立一块,因此它比起那些仍埋藏在山里矿层中的山坑石更易受到来自四周的地下水的浸润,所以,其品质多数相对较优,其中较近山脚的山坡掘性石品质也是相当优良的,但毕竟是处于山坡土里,多数地下水不是十分丰富,一般水化程度比山坑石高,但不如田坑石彻底。因此,掘性石大部分品质不如田坑石。 (三)寿山石内部的吸附水 寿山石内部的吸附水是寿山石受周围潮湿环境的影响,周围的空气水分会吸附在寿山石的浅部或表面而形成的。吸附水相对不稳定,并且这种水是双向的,当寿山石周围环境干燥时,空气相对湿度较低,原先吸附在寿山石浅部或表面的水分又会丢失掉,致使寿山石色泽趋阴暗失光,严重时甚至出现干裂,这都是吸附水惹的祸。这种情况,山坑系中的高山石较为明显,因为高山石的含水量常比其他山坑石相对较高。 究其原因,是由于高山石在矿物成分上,属于以地开石为主要成分的地开石型。地开石不仅本身富含被称为结构水的(OH)根,而且还常常会在它的结构层之间吸附一定量的吸附水,又称层间水。这种吸附水并不直接参加矿物的晶格,仅存在于像地开石这样的层状矿物的垛积层之间。因此,它们与矿物晶格之间的结合力很弱,既容易进入,也容易丢失。而且不管是进入还是丢失,都不会造成矿物晶格的破坏,只是当有这种吸附水进入时,层状矿物的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会微微增大;反之,若吸附水丢失,矿物的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就会缩小。一些高山石的干裂现象,就是由于其组成矿物地开石的吸附水发生丢失,进而引起了高山石内部的不均匀收缩造成的。 寿山石的一些品种在开采时,因爆炸或开采震动,结构遭受破坏,多裂纹、裂格,致使吸附水增加丢失的机会,如果加上寿山石周围处于非常干燥、高温的环境,两种情况同时并存且持续时间较长时,既易于丢失吸附水,还有可能损失部分沉积水,这就使寿山石美丽的容颜变丑了,色泽黝暗失光,微小的裂痕进一步扩大,有的高山石表层机理还会出现白蔗渣点等丑态。 另外,研究表明,寿山石与和田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多有油性,且质地越好者越有油性。田黄石与作为极品软玉的和田籽料一样,油性极好,很油润细腻。油性即寿山石几德里的腻,油性使寿山石更有美感,更有灵气,更加柔韧不燥,石性也更为稳定,不易开裂。由于寿山石的油性,长期品玩更容易使寿山石增加亮度,更加脂润通灵,更易退去火气,更易形成包浆,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古朴宝光。但是,寿山石的油性,往往会随着寿山石的水分丢失而降低,而且水分丢失越严重,油性降低也越多,寿山石也越易燥裂,有的高山石和石质稍松的其他山坑石,机理还会出现白蔗渣点,色彩也变得黝暗无光。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实寿山石内部的结构水是相当稳定的,不容易被破坏,对寿山石雕刻成品基本不会造成影响。沉积水相对稳定,但是,当空气过分干燥、湿度过低、气温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和震裂纹、裂格过多时,就有可能损失部分沉积水,对寿山石雕刻成品也有一定的影响。吸附水仅吸附在寿山石的浅部或表面,容易进入,也容易丢失。当周围环境空气较为干燥、相对湿度偏低,气温偏高时,吸附水就容易丢失,油性也容易随着吸附水的丢失而降低。因而,也容易影响寿山石的石质;反之,创造一个增湿环境,并辅以适当油养,以增补寿山石中的吸附水和油性,使其滋润,寿山石又容易复发光彩。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33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寿山石丢失水分的原因是什么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