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府城百花洲片区在筹建过程中爆出惊人新闻,明代泰山行宫遗址(又称“碧霞宫”破土而出。与以往老城区发现地下古迹所不同的是,明府城管理中心将会同济南市文物部门,对这一重要的明代遗址实施整体保护,将成为济南老城区整体保护古建筑遗址之先例,并为有效保存济南文脉树立典范。 施工中发现的泰山行宫遗址地处百花洲片区的中心位置,位于芙蓉溪南侧,镜涵池以东,遗址开挖面积400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现在地平面以下约半米深处,一组建筑基址已经完整显露出来。位于核心位置的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墙体约有一米来宽,殿内为不规则石板铺地。两侧为对称分布的东西配殿,体量较大殿小了很多,殿内有青砖铺地的痕迹。在东配殿东侧,另有一座体量与东配殿相仿的房基,像是后来添建的建筑。此外,在大殿南侧约十七八米处,还清理出了山门遗址。 据参与遗址考古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为配合济南明府城百花洲项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10月23日至12月2日对百花洲片区发现的泰山行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发现房址5座、碑额两通、石雕赑屃两只及少量瓷片、建筑构件。房址绝大多数破坏严重,仅存最下部墙体或部分墙基,均为石块垒砌,少数残留有铺地砖(或石板,个别房址有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的坡面。最大的房址室内长12米,宽8米。两通碑额均通体浮雕有二龙戏珠图案,一通为篆书阴刻“新建泰山行宫碑记”六字,一通为篆书阴线刻“重修泰山行宫碑记”六字,均通体浮雕有二龙戏珠图案。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介绍说,根据一般道教建筑布局,结合房址形制、发掘位置及文献记载,本次勘探和发掘的房址应为现存泰山行宫的主体建筑。该行宫基本遵守了中国古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设计,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四座建筑分别为山门殿、前殿、东配殿、西配殿。通过各房址内遗迹的叠压关系、建造方法、出土器物及文献资料判断,现存泰山行宫遗址可分为明代创修期、清代重修期以及民国重修期三期。前殿东侧还发现一建筑基址,结合文献资料推测应为清代的水官庙或者风伯庙之一。另据了解,在考古发掘进行前,遗址现场在渣土清理中曾发现残碑一通(现存放于泉水人家民俗馆前及雕花石板栏残件。考虑到此处地下可能会有更重要的历史遗存,明府城管理中心主动联系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勘探和考古发掘。 鉴于此次考古发现意义重大。今年1月初,明府城管理中心会同济南市文物部门,专门召开百花洲D区泰山行宫遗址保护工作专家论证会,参加论证会的专家有张杰、刘延常、牛长春、李铭、张继平、姜波、雍坚等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泰山行宫以及水官庙遗址是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见证,价值极高;从发现至今所采取的保护发掘及临时保护措施成效显著。建议明确遗址原址保护,尽快开展遗址抢救性保护工程,对遗址进行雨水、地下水阻水护工作。对遗址采取覆盖保护,将遗址保护、展示相结合,展示建筑物控制在两层以内;同时,调整百花洲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尽快开展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方案设计,泰山行宫遗址东侧即是拟重新恢复的北芙蓉泉旧址,对二者的整体保护和展现,将形成百花洲历史街区文化亮点。 据了解,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济南市古城区先后进行过近十次城市考古,取得了重大发现,为搞清济南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佐证。但遗憾的是,历次考古发掘所发现的重要遗存,均未采取大规模的整体保护措施。如县西巷工地曾发现宋代古道、高都司巷工地曾发现先秦泉井、解放阁片区曾发现明代小王府遗址,以上遗址均在考古发掘结束后而去除。专家认为,明府城即将对泰山行宫遗址的保护、展示措施,可有效保存济南地下文物信息,既是传承济南城市文脉的一项创举,还将为济南乃至全省的城市考古工作树立标杆,提供借鉴。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565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泰山行宫遗址拟原址保护,开济南古建筑遗址保护先例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