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已有十载。十年里,这些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工作做得如何?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记者采访了参加活动的原五邑大学副校长、碉楼申遗首席专家张国雄和江门市旅游局局长、原市申遗办副主任邝积康,听听他们对开平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邑大学原副校长、碉楼申遗首席专家张国雄: 村民成为保护者和利益共享者 申遗成功的十年里,开平对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工作做得怎样?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张国雄表示,申遗成功十年来,开平对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工作做得很不错。首先,几个景区里的景观和以前对比,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原来种田的地方还是种田,比较原生态,没怎么受到外界的商业干扰。这在全国的文化保护工作中都是比较难得的。开平市委市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能严格按照国家遗产保护的要求来开展工作,并且坚持十年,取得如今的成绩,是极不容易的,也该感到自豪。 其次,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建筑,还包括创造和使用遗产的人群,也就是这里的村民,他们是遗产的“生命体”。村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信仰都是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平申遗成功十年,村民们还住在这里,让他们成为遗产的保护者和遗产利益的共享者,这是开平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成功的地方之一。至今,在几个村落里,都没有外来人员在经商,村落没有因为申遗成功而变得商业化,这得到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 至于未来该如何开展保护工作,张国雄认为,还是按照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律来办事,不破坏景观,不割断“生命体”,继续把成功经验坚持下去。 江门市旅游局局长、原开平市申遗办副主任邝积康: 抓好“三共两控一核心” 有人认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这两者是存在矛盾的。邝积康先后从事过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工作,对这两者的关系,他是如何看待的? 邝积康表示,对于文物保护,国家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关键是如何执行。他认为,可以按照“三共两控一核心”来探索一条适合开平的路子。 首先是“多方共建”。利益相关者包括华侨、村民、政府、投资者、游客等都来参与保护工作,形成沟通机制和共建机制。如政府要做好调控协调工作,投资者不要把景区过度商业化,游客不要破坏文物,做到让华侨放心,让村民利益共享。 其次就是“政企共管”。招商引资进来以后,政府部门要与企业一起参与文化遗产的管理工作,做好投资者与村民和华侨之间的沟通桥梁。 第三是“主客共享”。发展旅游不仅是为游客服务,也是为了提升本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如景区的五星级厕所,不仅服务游客,华侨和村民也可以使用,大家共享发展成果。 此外,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既要控制政府的“手”,也要控制资本的“手”。也就是说,政府的“手”要学会如何科学引导,资本的“手”要做有责任的投资,兼顾整体发展。没有政府和资本这“两只手”,事情做不起来;但如果用力过猛,又会适得其反,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 那如何控制这“两只手”呢,邝积康认为,第一,要做到依法依规办事,不管是政府、投资者还是村民,都得关在法律法规的笼子里;第二,要做到按照产业规律办事,合乎发展规律才有生存空间。 最后,“一核心”就是坚持“活着、可持续”的核心理念。“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活着的世界遗产,要保护的不仅是碉楼的本体,还包括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目前,开平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今后还要可持续发展。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546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开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获赞保留文化遗产生命体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