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革命先辈李先念在商州区北宽坪建立商洛县委县政府;1982年10月,商县(现为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商县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并在村民李仓升家门口立碑,上刻“商县人民政府革命遗址”。令人不解的是,随着北宽坪不断开发,昔日的革命旧址成为危房无人修缮,而在不远处却又建起一座“商洛县委县政府纪念馆”,“商县人民政府革命遗址”的石碑也被移走,有人质疑此举“歪曲历史”,对游客有所误导。 》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的“商洛县政府”成立于村民家四合院中 1946年8月,李先念带部队来到北宽坪五峰山下,住在唐渠南坡上50米处李仓升家的四合院里。在他的主持下,陈少敏、巩德芳等5位同志在这里成立了商洛县政府。县委领导23支队,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由四五百人发展到1200余人。 据李铁虎介绍,小时候听爷爷李仓升讲,当年四合院门前有一大片竹子,个个有碗口粗,遮天蔽日,隐蔽性极好,家里挖了地道,离四合院不远处的山梁上还设有岗哨,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开会、活动和撤退都十分方便。 1947年农历3月19日,国民党300多名官兵将商洛县政府所在地17间房屋付之一炬,屋中粮食、家具尽被烧毁,只余几堵残墙。李铁虎指着西厢房墙壁上裸露的暗红色痕迹说:“这就是大火烧过的痕迹。”李仓升曾写信求助于李先念,李先念回信称有困难请找政府,并给其资助30块钱。后来,李仓升用了十余年时间,在原基上补墙、架梁、加屋顶,基本恢复了房屋原貌。 1982年10月,商县(商洛在升为地级市以前,称为商县人民政府在李仓升家门口立一碑,上刻“商县人民政府革命遗址”以示其为商县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历经20余年的房屋,墙已倾斜,屋顶漏雨,李仓升的儿子李满成老人四处呼吁奔走,在北宽坪政府和市文物主管部门的救济下,给屋顶加了新瓦,但未能得到完全修缮。 》现状 革命旧址破败不堪 部分危房几近倒掉 7月24日,华商报记者在商洛县人民政府旧址看到,四合院两边的厢房已是断瓦残垣、岌岌可危,有几处围墙已经倒了,屋顶也塌了一部分。四合院里如今还住着李仓升的孙子李虎全一家5口,是宽坪村的贫困户。 今年7月初,为建设美丽乡村,宽坪村贫困户的房子被粉刷一新,李虎全所住的房前房和正房也被粉刷过了,遮盖了原来年久失修的土墙,但没住人的那些墙却是满目沧桑,坍塌的部分也没人管。 四合院外的田地旁有一石碑,上刻“商洛县人民政府革命遗址”,是经商县人民政府1981年9月公布,商州区人民政府2007年7月重立的。而门口的纪念碑却被移走,只余下碑基。 》担忧 汛期到来 旧址可能会在大雨中毁掉 2015年,宽坪镇准备修缮革命旧址,李虎全兄弟俩需搬出原住房,但因搬迁款和搬迁善后问题未能谈妥,革命旧址门口的纪念碑被强行移走,挂在正屋外墙上的《商洛县委县政府旧址简介》牌子也被强摘毁掉。 2016年,在原革命旧址下方不远处,矗立起一座“商洛县委县政府纪念馆”,“商县人民政府革命遗址”纪念碑立在门前,纪念馆正门的旁边挂着《商洛县委县政府旧址简介》的牌子。 7月23日,洛南文化博物学者张先生慕名前来北宽坪参观商洛县政府遗址,问路时村民问其要看“真遗址”还是“假遗址”,张先生开始感到不解,了解情况后气愤地说:“商洛县政府被‘调包’,另立‘新政府’,糊弄不明真相的游客,而真正的革命遗址将在不久后坍塌甚至消失!”张先生担心,汛期到来,大雨可能会将革命旧址彻底损毁。 对此,北宽坪镇镇长王彦锋称,重建的是纪念馆,并不是“革命旧址”。当记者追问,纪念馆简介为什么是“商洛县委县政府旧址简介”?门口还栽着“商县人民政府革命遗址”碑?对原革命旧址如何处理?王彦锋称,这些事不归镇上管,北宽坪的建设归商州区蟒岭绿道及北宽坪美丽乡村管理处管。 华商报记者来到商州区蟒岭绿道及北宽坪美丽乡村管理处,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革命旧址暂时不在北宽坪建设规划内,工作人员电联管理处负责人后回复记者称,征地和搬迁问题归镇上管,他们只负责建设。华商报记者程娟文/图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495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不修缮旧址另建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