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瑞,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龙瑞先生的山水画,最初师承李可染、梁树年等,重视写生。他向来喜欢有力的笔线色皴,而不特钟情于反复的渲染。尤其是在80年代后期,他多次赴欧美考察学习,艺术观念有了变化,决定跳出“形”的束缚,创作了一批强调构成的作品,从而开辟了有别于写实山水的风格,突出了视觉张力,成为革新山水画的代表之一。到了90年代,他在渐向传统,追求气韵、味道、回归式求变的过程中,笔力益发自由雄健,阳刚浑融之气笼罩画面,个性面貌、传统意趣和现代感,也愈加明晰而统一了。 龙瑞先生194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在北京求学。笔名大龙、蜀人。1966年龙瑞先生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后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学习,师承中国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毕业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1985年起任中国画研究院专职画家,曾为该院业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会美术组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龙瑞先生是一个不满足现状、不吃老本,锐意创新的人。他有着活跃的思想,悟性极高、创新能力强、眼界开阔。可以说龙瑞是为数不多,极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中国山水画家。因为对东西方艺术的整体有明晰的认识,龙瑞先生在作品创作上显的无比的从容和成熟。作为实力派画家,龙瑞的创作成果被广泛认可,其作品无言地阐述着自己的思想主张和价值取向。
吴大恺四尺斗方山水画作品《清溪流过碧山头》 龙瑞先生生于成都,后求学于北京,可以说纵览祖国南北河山以及世俗文化。南北兼容的文化素质在他的绘画艺术中灿然可睹:气象博大而笔式精妙,丘壑高大绵长而点景生动怡人,能将燕赵慷慨悲歌之气与吴越小桥流水人家冶为一炉,亦能将巍峨的黔、蜀山林气象同市井都市红尘勾兑一壶。笔墨中正苍厚,却不乏风流蕴藉,格局大开大阖,过渡却微妙精细。 龙瑞先生认为,中国画的“现代性”是必须以中国画的“笔墨”为根基、为前提的。“图式个性”只有与“笔墨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显示中国画“现代性”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基于这种认识,龙瑞提出了“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显然,这个主张是在中国画获得现代性发展之后而提出的具有当下性的学术命题,它针对的是当时中国画因强化现代艺术语言与观念而弱化了传统艺术精神的普遍现象。龙瑞的这一主张,不仅“清理”的是当时中国画流行的“幻象”、“直觉”与“结构”的现代性探索,而且清理的是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兴起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写生山水”。因为这两种形式都是单一存在,没有很好的相互结合,从而更好地在同一幅画中国画里边同时展现写意和写实的创作理念。而20世纪没有受到这两种艺术思潮影响的黄宾虹的山水画理念,则成为他倡导的艺术思源,而又不乏创新的的全新创作理念的的典范。 龙瑞在当代中国画坛中提出的“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和他自己对于黄宾虹山水画的创作研究,不仅掀起了世纪之交全国范围的“黄宾虹热”,而且重新确立了中国画以笔墨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因而,在龙瑞提出“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的同时,他自己的山水画也转向了黄宾虹山水画的体悟与修炼。在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画坛汇聚了一批追摹黄宾虹山水样式的青年画家,他们执著“笔墨不随时代”的艺术理念而开始了对于传统艺术的回溯与复兴,从而在新世纪之初形成了和百年前王画“革命”完全相反的艺术运动。虽然美术界对于“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和“黄宾虹热”一直存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中国画传统笔墨艺术的体认,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特别是在21世纪促进大力发展民族产业的战略抉择上无疑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美术界,作为“黄宾虹热”的始作俑者,龙瑞不仅独具慧眼,而且是从中国文化自主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时代课题。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龙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