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地理志》记载,有一条从合浦出发,经东南亚,抵达南亚的远洋贸易航线,这是我国官方文献记载的年代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如今,广西北海合浦保存着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昔日中西贸易繁荣、不同文化文明交往与互融的历史,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 为了守护好、传承好这些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北海市以申遗为抓手,加大研究力度、多措并举强化保护,为续写新世纪海上之路新篇章打下坚实基础。 一、扎实筑牢文化根基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合浦成为汉代岭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繁华的港口城市和海陆交通枢纽。合浦港成为官方文献记载年代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合浦汉墓群与汉城址就是这段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近年来,在过去考古调查发掘研究的基础上,探寻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联的遗迹遗物,筑牢文化根基的工作一直在深入进行中。 一是探寻汉代合浦港口遗址。广西考古工作者经过10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初步认为大浪古城汉城址年代为西汉中期前后,应是合浦县的县治所在地,在城址临江一侧发现码头遗迹。草鞋村汉城址年代约当西汉晚期至东汉,应是合浦郡的郡治所在地。从当地考古发现及汉代聚落特征来看,人口分布多在汉城及周边,港口不可能脱离城而单独存在,两者在空间上应是相连的,因而据城址位置推测,两汉时期的合浦港存在着一个随城顺江迁移的动态变化过程。大浪古城和草鞋村两处汉城址的发现发掘,基本确定了汉城址的布局及其年代、性质,为找寻汉代合浦港口遗址指明了方向。 二是认定一批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关联的“舶来品”文物。1957年以来,合浦汉墓发现大量来自海外的玻璃器、琥珀、玛瑙、水晶等饰物,经认定出土的舶来品文物共有1000多件(套。合浦成为我国出土的汉代舶来品文物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通过科技考古研究,对相关文物的域外来源有了更深入和更清晰的认识。如来自南亚地区的绿柱石和石榴石串饰;陶质钵生莲花器等是佛教从海路传入的实物证据;胡人佣、羽人和有翼神兽器物,反映域外文化因素的植入和对合浦地区的影响;合浦汉墓出土的玻璃器有从中原传入、本地制造以及从东南亚、南亚、地中海地区输入等多个来源。其他水晶、玛瑙、红玉髓、琥珀、绿松石等串饰以及波斯陶壶、罗马玻璃碗、铜钹等,也多从域外输入。还有部分珠饰,为输入原材料本地加工。 三是开展有关申遗课题研究。进行合浦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遗产点真实性和完整性、合浦遗产点与海上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关联等专题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证明了合浦是汉代由官方组织入海进行远距离贸易的合浦、徐闻、日南等港口城市最重要的一处,是汉代早期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充分地印证《汉书·地理志》的有关记载,表明了合浦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地位独特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四是促进学术界对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通过召开“北海市‘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多次有关汉代合浦港考古和海丝申遗的小型座谈会等学术活动,并成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聘请14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让国内外学者聚焦合浦汉代考古和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二、奋力延续历史文脉 近年来,北海市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多措并举做好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的保护管理,扎实推进申遗各项基础性工作,让丝路文化得以延续。 在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合浦汉墓群出土文物收藏单位不断改善保管条件,北海市先后组织开展文物整理、登记定级、藏品修复、预防性保护、数字化管理等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场馆条件,不断创新陈列展览,先后选送相关文物珍品赴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展出,并参加“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区联展”“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等各类大型专题展览。 北海市正在组织实施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目前,合浦汉墓群四方岭、金鸡岭重点保护区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合浦汉墓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正有序推进。 为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宣传交流活动,北海市一方面不断加强博物馆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推进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步伐。目前,除2008年12月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外,北海市博物馆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之中。为深入探索和发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创作大型舞剧《碧海丝路》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和荷花奖,先后到东南亚、欧洲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展演并取得了巨大的影响。 三、全力推进申遗工作 广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将“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保护和申遗作为广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落实中央赋予广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定位的重要举措来抓。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等部门对海丝申遗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指导和支持。 北海市、合浦县新一届党委政府也将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项准备工作都在全面提速,基础研究、环境整治、展示宣传等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当中。 今年4月习总书记视察广西来到北海,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作的重要指示表明了中央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文化在国家建设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习总书记对北海深厚历史文化的高度肯定。我们要把习总书记视察北海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将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落实到当前各项申遗工作中。 为扎实推进申遗工作,2011年至2017年期间,北海市、合浦县分别成立了北海市文物局、合浦县文物管理局,后又增设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合浦县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合浦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从机构和人员方面加大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力度。2014年北海颁布实施《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点保护办法》,并拟于2018年升格为地方性法规;2017年7月颁布实施《关于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行动方案》。2016年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了《合浦汉墓群保护总体规划》,通过编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科学划定遗产核心区和缓冲区,实施重点保护,严格控制新建设项目。北海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已开发完成,合浦汉墓群四方岭、金鸡岭重点保护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项目正组织实施中,并编制《合浦汉墓群与汉城城址及相关遗存考古工作计划》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近年来,海丝各遗产点的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内未发生损毁遗产本体、破坏遗产风貌和环境景观的事件。 北海还将落实海丝申遗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密切与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项目、海丝申遗联盟城市和相关学术机构及专家学者的联系,逐步加强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等遗产点与海上丝绸之路关联性的课题研究,抓紧实施《合浦汉墓群保护总体规划》,强力推进合浦汉墓群金鸡岭、四方岭的本体保护、环境整治、陈列展示等工作,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的知晓率。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371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北海: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