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迪化壹两银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新疆巡抚潘效劳鉴于喀什、阿克苏两道铸造银元成效甚好,正式在省城迪化(今乌鲁木齐)设地方银元局用土法机器压制成套光绪银圆,面值有贰(二)钱、参(三)钱、伍(五)钱3种。这种银币特点是在币面标明铸地,背面为阿拉伯图案花饰及察合台文,限本地使用,产量较少。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按清廷对银元设局过多,成色、分量难免参差,不便民用,须整顿、裁撤的要求,迪化银元局由于生产规模小,设备能力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被停业。藩司王树楠在迪化城外水磨沟机器局内设造币厂制造全疆通用的饷银银币,面值有一两、五钱、四钱、二钱、一钱5种,背面为蟠龙图,辛亥革命后停止制造。 民国元年(1912年),迪化银元局为纪念中华民国成立,制造饷银一两、五钱2种银币,正面为面值和中华民国元年,背面为交叉双旗和干支纪年壬子。民国6年(1917年),迪化银圆局重新开炉铸成色八五的壹两银币,供乌鲁木齐区域内流通,银币按背上方梅花图案可分为小梅花、大梅花、无梅花3种版别。 由于制币所用的老式冲压机吨位小,压力不足,技术工艺落后,所制银币图文浅平,局部不甚清晰,经常有边齿残缺不全,漏打等粗陋之处。民国7年(1918年)又勉强制造半年即告停铸。 如这枚新疆迪化壹两银币,直径39.4毫米,厚2.9毫米,重26.15克(见图)。其边道应为全直齿,正面珠圈内中央竖钤汉文壹两,左右为维吾尔文,汉译银钱,圈外上钤迪化银圆局造,中间隔有梅花纹饰,下钤中华民国六年。背面珠圈内钤维吾尔文,汉译壹两•乌鲁木齐,外围绕盘枝嘉禾纹饰,上方正中有一小梅花图案。银币正背外缘内侧边为珠点相环。其书体端庄健朴,笔力道劲、流畅,汉文楷书刚劲有气势。钱体银色纯正、足重,生坑出土,包裹铁壳锈,铜绿点缀其中。本品笔画、图形基本清晰,品相堪称完美。 该币铸行仅一年,作为地区高面值银币铸量并不多,流通区域有限。1933年3月,国民政府正式实施废两改元政策,规定各地停止使用壹两的银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并通行全国。新疆地处边陲,虽因历史人文因素和货币构成的特殊性没有立即废两改元,但在大量行用符合改制后的壹圆银币的同时逐步回收壹两银币,尤其是在1935年11月币制改革,废止银本位制,行用法币后,两制银币便彻底退出了流通领域。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360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新疆迪化壹两图文解析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