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机器局设在天津,分为东西两处,东局主要生产火药、西局主要生产枪炮。光绪23年,李鸿章把东局分出一部分成立北洋机器铸钱局。光绪22年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凑朝廷请铸银元。光绪22年开始铸造北洋龙洋,一直到光绪34年。北洋龙系列按铸造年份分为:22、23、24、25、26、29、33、34年,其中北洋22年铸造量最为稀少,应该属于试铸币。北洋23、24、26都是铸造量很少的。铸造量最多的是29、34年。北洋33年铸造量属于中等,现在的存世量和北洋25年差不多,比较少见。北洋23年是北洋系列存世量抛开北洋22年龙洋最少见的年份,北洋23年龙洋按照面值分为:半角、一角、二角、五角、壹圆。 北洋是现在天津地区的旧称,在清朝时被称为直隶省。北洋机器局(又称军火机器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于1867年创办,1870年由李鸿章接办。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建附属于北洋机器局的机器铸钱局(宝津局),铸造机制铜钱,铸币设备部分来自北洋机器局,部分从英国进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准许各省仿铸西式银币,时任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令北洋机器局试铸银币,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七月铸造了一套主币以圆为单位、面额为壹圆、伍角、贰角、壹角、半角五枚一套五等币值的银币,系北洋机器局的初铸银币。该套银币成色不佳,铸额甚少,据说这一年铸币总值仅为7600元左右。但该套银币打破了中国历代以两钱纪重的习惯,是我国第一套以圆计值的流通银币。银币正面的周边环镌汉文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中环满文,从清字下满文旋读,汉文译为大清国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内环壹圆二字;背面的周边镌英文TA.TSING.TWENTY THIRD YEAR OF KUANG HSUPEI YANG ARSENAL,其中英文年份TWENTY SECOND(二十二)被错铸成了TWENTY THIRD(二十三)。汉文译为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兵工厂,银币中央镌一个蟠龙。辅币文字图案与主币相同。 该套银币开启了我国以圆为货币单位的先河。北洋机器局于光绪二十三年和二十四年(1897-1898年)继续各铸造了一套以圆为单位的银币,这两套银币的币面除更换了中英文的纪年外,其它的币面设计接近于光绪二十二年的银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四月,清廷下令除保留广东、湖北两地造币厂外,其余造币厂全部裁撤,力图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同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筹办京局(即中央造币厂)。经荣禄极力保留,清廷准许北洋机器局继续铸造银币,北洋机器局更名为北洋银元局,其后铸造的银币铭文改为北洋造。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359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北洋造壹圆高清大图鉴赏与解说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