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文化已有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反映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收藏和研究中国古钱币,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存世数量多、内容极为丰富的中国历代古钱币中,新莽钱币、徽宗钱币、章宗钱币和咸丰大钱,堪称中国古钱币四绝。接下来就跟着爱藏网的小编一起看看这中国古钱币四绝吧! 1、新莽钱币,存世仅一枚 代表品:货布(悬针篆) 币制:青铜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政权,他托古改制,推行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这在世界制币史上是一次破天荒的制度,致使当时币制混乱。王莽的币制虽然失败,但钱币艺术却达到了历代钱币的一个高峰,并对后世的币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工艺上,新莽钱币铸造工艺讲究,制作精细,铸币轮廊钭削。考古发现,王莽时,已采用铜模、石范、陶模来浇铸钱币,工艺先进,其布泉、货泉精致程度几乎可与后世的机制钱相媲美。 2、徽宗钱币,御书瘦金体 代表品:大观通宝折十(瘦金体) 币制:铜、铁、金、银,以铜为主 北宋末代皇帝徽宗赵佶,在政治上虽然腐败,治国无方,但在书画艺术上却颇有造诣,所创独特书法瘦金体,在我国书法史上堪称一绝。 在徽宗钱币中,采用御书瘦金体铸造钱文的只有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两大系列。崇宁通宝御书折十大钱,钱径3.3厘米,厚0.3厘米,重约10 ~ 12克;所书钱文的主要特点是轻落重收,筋骨转折,似铁划银钩。 3、章宗钱币 币制:青铜 北宋末年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曾侵占了宋朝半壁江山,但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币制都用汉文。 金朝皇帝章宗完颜王景,善书画,尤其喜爱学宋徽宗的瘦金体,他写的瘦金体几乎可与宋徽宗所书乱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泰和通宝、重宝。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五种,钱文仿瘦金体,书法精湛。重宝为篆书折十大钱,光背;另有折三型试样存世。 4、咸丰大钱,存世量大精品多 咸丰时,由于太平军兴,外国列强势力入侵欺侮日深,使清政府危机四起,财政枯竭。为筹军饷,充国库,清廷除铸造咸丰小平钱外,还实行了大钱政策。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首先从户部宝泉、工部宝源、福建宝福三局开铸咸丰大钱。全国各省先后有28局开铸咸丰大钱。咸丰帝在位时间虽短,仅十一年(公元18511861年),但铸造的咸丰钱币种类特别繁多,版式也特别纷杂。 除了以上四品之外,在中国历史上美品古币的品种实乃层出不穷,充分体现了我国的书法艺术在金属造币方面的成就。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338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古钱币“四绝”你都了解吗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