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史之乱叛将史思明于乾元二年(AD759)销毁洛阳铜佛铸造,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行用,面文为顺天元宝,形制与得壹元宝相同。版本较多,背上月版常见,其余皆少见。此钱铸造量较得壹元宝多,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市场价格昂贵。 唐玄宗后期发生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叛将也发行过钱币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这场大乱起于天宝十四年,至肃宗广德元年始告平定,前后九年。虽然导演这场变故的安禄山和史思明早已灰飞烟灭,但是他们铸行的德壹元宝与顺天元宝却时有所见,这一对短命钱也是那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悲怆的往事。 唐朝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政治腐败,藩镇继起,安禄山率先反叛,其部将史思明很快占据了河北十三郡。唐明皇从笙歌艳舞中惊醒,丧魂失魄,仓惶出逃,急急如丧家之犬。公元789年,叛将史思明占领魏州称燕王(另一头目安禄山被其子杀死),铸得壹元宝,第二年又据洛阳,称燕国,自称大燕皇帝,建元顺天,遂罢得壹元宝而铸行顺天元宝。得壹元宝在很短的时间内铸而又废,这可能与晋武帝司马炎的问卜的故事有关。晋武帝登基时,曾求告上苍,以卜世数,结果不想简策上的数字竟是一字,意味着晋王朝只能一世而终。这时司马炎吓得浑身发抖,朝臣们面面相觑,只有大臣裴楷引经据典从容地说道,臣闻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他的这席话使司马炎和噤若寒蝉的群臣们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顿时转忧为喜。但是裴楷的能言善辩毕竟掩饰不了严峻的事实,其时司马家王朝已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了。到了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手里,八王作乱,国家倾覆灭亡危在旦夕了。史思明想当始皇帝,得一是为天下专,盼望着父传子,子而孙,子子孙孙,相传万代。但是他对一字也心有疑虑,故在铸钱时把一故意写成壹。后来他占领了洛阳后,踌躇满志,以为天下非他莫属,但他还是不敢草率行事,借着改元,把得壹钱废掉,改铸顺天钱了,以附顺于天意之意。但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顺天不顺,安史之乱不久即被平息了,得壹、顺天这对伪政权的钱已就悄然地退出了舞台,成了历史的陈迹。得壹钱铜色较红,制作精整,钱文为隶书,钱背多见月纹,而顺天钱形制同得壹钱,但钱体略重。顺天钱铸造仅一年有余,而得壹钱时间更短,因此所出甚少,故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的说法。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2786.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唐顺天元宝古钱币图文鉴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