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古钱收藏者日益增多,但收藏过程中的四个主要误区亟须纠正。 误区一:非名钱不藏 古钱收藏爱好者,将五铢钱天启通宝泰和重宝等一些公认的名币作为古钱收藏的主攻方向无可厚非,但这种收藏行为一经形成习惯,会使泉友的收藏之路越走越窄!因为浩如烟海的古钱中名币毕竟是凤毛麟角,不可能经常出现在泉友的视野之中。那么,作为古钱收藏者就应把视野放宽一些,并非古泉50名珍之外的古钱就没有收藏价值。如背穿上陕的宣和通宝、背穿上河与背穿下户的万历通宝、背穿上照或帅的大明通宝、背穿上川的大顺通宝等,也属于珍品一类,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一旦发现,万不可错过。 误区二:非铜钱不藏 中国古代的金属币有铜、铁、锡、银等多种,其中铜币数量最多,也最为常见,于是有些泉友就错误认定铜币才是古钱收藏的主流,这是个认识误区。历史上好多朝代铸造的铁钱、锡钱,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如宋代铸造的宋元通宝太平通宝皇宋通宝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建炎通宝等铁钱;清代咸丰年间铸行发行的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铁钱,均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尤其是咸丰通宝小平铁钱,钱文类似瘦金体,最为收藏者深爱。 误区三:非整币不藏 有些泉友在收藏中,一味盯着品相完整的古钱收藏,对于品相不完整的古钱则弃之如敝屣,抱有偏见。其实,金属类古钱时日久了自然会出现锈蚀斑斑、轮廓残缺、币面模糊等现象。收藏古钱,品相好坏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古钱本身所附带和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才更为重要,一些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古钱品相即便不尽如人意,也不该随意漠视。如汉代王莽新朝时期的货泉布泉等钱币,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期铸造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出现最早的美术字,这些古钱不论品相如何,均属于古钱当中的珍品,遇到了就应当悉心收藏。 误区四:非大币不藏 有些泉友在收藏古钱时,总是习惯性地关注器型较大的金属币,对于至正通宝洪武通宝咸丰通宝等几种古钱趋之若鹜,而忽略了器型较小的古钱。其实,古钱的收藏价值并非一味取决于古钱器型的大小,有些器型较小的古钱收藏价值也是可观的,如咸通玄宝大蜀通宝大齐通宝乾亨通宝天显通宝皇统元宝大朝通宝中统元宝等。因此,泉友在收藏古钱过程中,要学会综合性地判定古钱的收藏价值,而不能唯大小是论。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3102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古钱收藏避开四个误区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