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纪念引滦入津工程通水30周年书画摄影展”在意式风情区中意文化交流中心开幕。展览邀请了部分引滦工程参建功臣和展出作品的作者莅临现场,与公众共同分享心中的感受。本报记者祁小龙张磊摄 天津北方网讯:美丽风景在镜头中定格为一帧帧永恒,幸福生活在水墨里幻化为一抹抹感动。由天津日报社主办,为期一周的纪念引滦入津工程通水30周年书画摄影展,9月11日在意式风情区中意文化交流中心(光复道27号)开幕。本报记者和广大摄影爱好者、书画名家,重走引滦路,实地采访写生创作的近百幅优秀摄影书画作品与公众见面,引起广泛关注。 引滦工程参与者来了。原铁八师师长景春阳、负责引滦预算的翁进步、引滦老战士刘鹏飞等多位引滦功臣,在作品前驻足流连。“这照的就是当年咱们战斗过的地方”“是啊,变得多美啊”……看着环境的巨变,想起奋战的岁月,老人们激动万分。82岁的翁进步说,引滦入津是用汗水和鲜血铸就的伟大工程,引滦精神是宝贵财富,应大力弘扬。曾参加引滦报道、定居澳洲多年的81岁天津电视台原副台长徐少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这次回天津办事,得知有这个展览,专程来参观,并特意带来了我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1983年10月参观引滦工程时,为我题写的诗词书法作品的缩印版,送给天津日报留存。” 书画名家和摄影爱好者来了。市书协主席唐云来、天津美院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李志强、市书协秘书长冉繁英等书画名家,在书画作品前细细品味、交流看法。李志强说,参加天津日报组织的重走引滦路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弘扬引滦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很有意义。20余位爱好摄影的天津日报读者,在摄影作品前互换心得、兴致勃勃。 普通市民来了。在二层书画展厅,记者遇到了正在和朋友一起观看展览的28岁小伙子张宏民。“今天看了展览,得知当年引滦的艰辛,体味到现今生活的美好,觉得真应好好珍惜,加倍努力拼搏。” 展览还吸引了中央和本市媒体的目光,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天津电视台导视频道分别派出记者,赴现场采访报道。(记者任勇)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弘扬引滦精神建设美丽天津:纪念引滦入津工程通水30周年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