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前沿科技潜入南海深处、开展国际合作走向红海、不懈努力发现“经远舰”……从25日在青岛召开的2019年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更多“时光胶囊”的秘密在水下考古工作者的孜孜追寻中浮出水面,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丹东港海域发现重要线索 早期秦文化考古十年成果在北京展出 甘肃出土西戎豪车亮相_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 调查采用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完成7个潜次的调查作业,潜水时长达到67小时,最大深度1003米,提取深海文物标本6件。本次调查积累了大量的深海数据,熟悉了深海作业流程,实现了中国载人深潜技术与水下考古的首次联合,填补中国深海考古的空白,为中国深海考古后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此前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的铁质沉船残骸展开专项调查工作,并确认是甲午海战北洋海军沉舰——“经远舰”。这是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本次调查发现了木质髹金字体的“經遠”舰名,悬挂于舰舷外壁,由此确认沉舰身份。水下考古队员还在遗址清理中发掘出一块木牌,清晰戳印有“經遠”二字,亦可佐证对沉舰身份的判定。此外,本次调查还提取出水大量遗物,择选出各类材质的标本达500余件。 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保存尚好的建筑遗址和墓葬遗迹,出土青铜砝码、各类宝石、铜器、铁器、石容器、玻璃器、波斯釉陶、阿拉伯陶器与釉陶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瓷片等,确认塞林港繁盛的年代在公元9世纪至13世纪,证实了古代中国与红海地区有着密切的海上交往,也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中国传统的碑刻拓片技术在本次考古工作中大放异彩,中方队员制作的碑文拓片,使得因风沙侵蚀而漫漶不清的碑文变得清晰可读,令沙方学者惊叹不已。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986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水下考古成果亮点扫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