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传略 顾闳中:(韩熙载(902——970),字叔言,北海(今山东潍坊)人。顾闳中在唐朝末年登进士第,后逃往南方避乱,曾任南唐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等官。由于当时江南战争较少,有比较优越的自然与生产条件,官僚士大夫的生活奢侈糜烂,大多蓄有歌伎(或称家姬、乐伎)。据史书记载,韩熙载家即有歌伎40余人。韩熙载有政治才干,艺术上也颇具造诣,懂音乐,能歌善舞,擅长诗文书画。但顾闳中眼见南唐国势日衰,痛心贵族官僚的争权夺利,不愿出任宰相,把一腔苦衷寄托在歌舞夜宴之中。南唐后主李煜听说韩熙载生活“荒纵”,即派画院顾闳中深夜潜入韩宅,窥看其纵情声色的场面,目识心记,顾闳中回来后画成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卷》。该卷钤有自南史弥远"绍动"印到近代张大千的收藏印记共计四十六方. 著录于《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该图卷旧传为顾闳中所作,今书画鉴定界有些人士认定为宋人摹本。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古代人物画的重要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也是现存顾闳中的唯一 作品遗存。 顾闳中是五代时著名的人物画家,南唐后主李煜时(公元570—583年)为画院翰林待诏。关于顾闳中生卒年代已无从考证,在史料中关于顾闳中的创作活动记载甚少,《夜宴图》是探讨和研究其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的重要作品依据。 据记载,韩熙载原为北方人,顾闳中的父亲在后唐时曾任平卢节度副使,后被明宗所杀,此后其逃往南 唐,曾有统一中原之志,并多次参政,但终不被重用。顾闳中晚年浪迹歌舞,表示了对封建礼教的藐视 与抗争,更是对其政治上失意的一种寄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后主李煜想起用他为相。为了对其 生活进行考证,命画院待诏顾闳中潜进韩府,通过目识心记画成了《夜宴图》。在顾闳中笔下的韩 熙载,美髯飘然,神态轩昂,举止高逸,全然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忠正耿直的高士;又是一个多才多 艺“审音能舞”的才子,人物刻画逼真,情态生动,表现了韩熙载超脱不俗而又沉郁寡欢的复杂心 理状态。整幅作品共分五段完成,第一段“听乐”人物俯身凝神,以手按拍,十分传神;第二段“ 观舞”,韩熙载亲自击鼓伴奏,神态自若而专注;第三、四段“歇息”“清吹”,也都画的真实、 具体、自然;最后一段“尾声”宴散了人或携妾离去,或安置歇息,而韩熙载却一人独自站在那里 ,神态茫然,若有所思。整幅画面主要人物反复出现,可以说是一幅长卷式的连环画。画面第一段 之间的连接,处理得当,完全没有生硬和重复之感,使人感到若在其中。正如长卷山水画一样,把 人带到了画卷之中,可望、可行是也。其这种非同凡响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段落分明而统一,结构 完整而灵活,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成就,表明我国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的水平,也使顾闳中在中国绘画 史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艺术特色 顾闳中为人美风姿,擅丹青,颇具精思。南唐李异异元年间(937—943)中,顾闳中已在宫中作画,以作《南庄图》著名。后主李煜(96l—975年)朝任翰林待诏,顾闳中工画人物,尤擅仕女,多画宫廷贵族生活。顾闳中画风继承唐代周防而更趋纤细,多用颤动的“战笔”画衣纹,这种用笔和线条,受李后主书法的影响。顾闳中的传世作品有《琉璃堂人物图》、《重屏会棋图》、《宫中图》。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959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顾闳中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