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曹晓娟11月16日晚8点半,中国嘉德秋拍大观之夜正式拉开内地大幕,据统计,“大观”专场总成交额达5.68亿人民币。“古代书画”专场共成交8件,成交1.84亿元,而“近现代书画”专场成交23件,总成交2.57亿元,流拍8件,成为4个小专场中流拍最多的一场,没有亿元拍品进入视野。与古代书画相比,近现代书画拍卖仍处于市场调整中相对不稳定的位置,其相对高的流拍率表明买家的心理价位分歧很大,对拍品的估价较难准确。艺术家在经历了“亿元天价”拍品的惊喜后,又要迎来消费者的不断质疑,在这种现状下,需要被市场认可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都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坚持学术性还是趋同市场?近日,在艺融美术馆举办画展的艺术家于光辉先生对这种两难境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文物网:请问您举办这次画展的初衷是什么?能为我们分享一下您作品创作的心路历程么? 于光辉:我早期的创作主要是在孔孟之乡的山东,工笔写意都画,花鸟、人物、山水都有尝试,在山东书画市场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伴随着创作内容跟创作手法的变化,现在的作品主要要面对全中国甚至是世界,在艺术市场的变动中,我个人也希望可以通过画展的形式向同道取经,同时多跟艺术爱好者们交流,这次画展是一个机会,是我的艺术作品的尝试,是在北京进行的探索。我这次共带来20幅作品,作品有工笔也有写意,以写意画为主,因为画幅和场地有限,只是展出了写意人物。在创作这些画作时,个人会有意识地与原来的绘画风格略微地拉开一点距离,总体沿袭了传统文艺画那种品质,给人感觉还是比较清新、淡雅,虽然也着了一些比较鲜艳的颜色,但是大部分是一种点缀。这些写意人物画与原来的“重彩作品”有一些差距,需要更扎实的造型功底,能全方位的反应创作者的笔墨语言和个人修养,包含了这些年我对艺术的一种追求和新的探索。 于光辉作品《马》 中国文物网:您的作品现在面临着市场变动,题材创作会有怎样的倾向呢?是否会增加人物画的创作比重呢? 于光辉:经过跟同道朋友的碰撞交流,题材的创作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比较稳定的艺术爱好者更倾向于重彩作品,“唐三彩”类型的马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我个人不会根据别人的爱好去创作,还是继续追求自己艺术的探索跟突破,继续走文人画的道路,注重“画格”与“人格”的相互融合。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被市场认可,无论是否刻意,这样的大环境都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也会影响人们的审美,迎合绝对是不可取的,故意背离市场也会给艺术家带来创作上的痛苦。我个人还是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小型的调整,但是仍然坚守自己的艺术道路,这是我目前在学术追求和市场抉择中的倾向。 于光辉作品《庄周梦蝶》 人物画创作在我全部作品中还是占了很大比例的,有工笔也有写意,题材包含了古代文人、仕女还有儿童,古代文人的比重稍微多一些,我个人也最喜欢。2011年,我很荣幸能到中央美院做访问学者,在唐勇力老师的工作室中学习、研究,其中最重的课题就是“工笔的写意性”,当时收获特别大,以后我的创作也深受唐勇力老师的影响,这段经历使得我的工笔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展出的作品也可以看出一二。 人物画的创作上,我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也希望通过这次画展,探讨以后人物画的创作道路,在笔墨颜色上向同行取经,拓展自己的艺术道路,寻求更好的发展,在创作上将学术与市场更好地结合起来,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艺术家简介: 于光辉,中国国画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修班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实力派全能型画家,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能绘,工笔写意兼而精得。他的工笔画,中西结合,造型严谨,功力深厚;而他的写意画,兼收并蓄,形神兼备,别具一格。 他笔下的马,取汉唐之精华,其造型得汉画像石深沉雄大之气,转化为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后, 夸张、简约,又不失“汉风”之大气,其色彩得益于“唐三彩”之美,用色以主观精神指向为轴,辅以对色彩形式形式规律的把握,或点或染,使人读后犹如倾听一曲,有韵也有律, 带给人们别样的审美情趣。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950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坚持学术还是趋同市场寻求艺术创作新突破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