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泉轩 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以象形文字为基础而演变的汉字,在商周有甲骨,继之金文,春秋战国乃出竹简、帛书。秦统一,通行大篆。汉字大概是世界上最为写意和写实的文字了。但是经过历史的演化,当今的汉字正在走向表意和表音相融合的新阶段。年轻人往往喜欢在微信中运用中英文(或汉语拼音)混合表达的方式,力求快捷达意。汉字书写和篇章也在速降之中。 汉字产生并趋向达意传神,生产剩余物的交换应运而生,汉字顺理成章地被纳入货币符号的注解钱文。于是,被烙印的钱文在货币上如影随形。现在知晓和掌握的古钱,从文字可考的角度来分析,或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甲骨与金文阶段 商周之后,直至春秋战国。年代划期约(前2500前221年)所见布币、刀币、蚁鼻钱、圜钱等,均可见清晰阴刻或阳文甲骨体和金文体载于钱币表面。文字清晰,铭记久远。 1, 青铜贝,或甲骨类文字。但弧形表面中有阴刻竖沟,而两侧同一各十道横纹,或以计数方式,标示其价值。 2, 中型平肩弧足空首布。春秋战国。类金文,梁二忻。或纪地。魏铸,今河南开封,或纪值。猜测,应以可兑换20枚小型蚁鼻钱为宜。 3, 大型大阴尖足布。文字凸起。金文大阴,战国赵地,今山西霍县。背五,应为记值。折当不详。 4, 5, 6, 中型漆金六字刀。金文。齐造邦长法化。战国齐铸。背四道横纹,加十字。或纪值。 7, 二、秦篆(悬针篆)阶段 秦统一中国后,结束了商周之后约600年的封建制和战乱。篆字钱文约从前221年,至唐建国前的公元618年,历经800年有余。 1秦半两,相传丞相李斯书写。若考证属实,则为皇帝或重臣亲书钱文之首例。 。 2,汉四铢、三铢、五铢。小半两失信,乃于孝文五年改行四铢,建元元年又改铸三铢。 至武帝元狩四年(前113年)罢半两,行五铢。汉代钱文文字清秀,书写规整,极易识读。 。 3,王莽改制后从居摄二年(公元7年),至天凤元年(公元14年),四次币制改革,无论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国宝金匮直万,到六泉十布,货泉、布泉,钱文均为悬针篆体,细若蚊足,精细传神。所以给人以文字艺术欣赏之美。例如,契刀、大泉五十、货泉和壮泉四十。 。 4,汉末三国吴蜀铸币仍以篆书为钱文。文字声韵已见舒张开放之意。如,大泉五千,直百五铢、世平百钱、。 5,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钱文多继承悬针篆体,但范铸笔触或有加粗。但,也出现了宋体字被用于钱文的萌芽。例如,凉造新泉、丰货、汉兴、大夏真兴、太和五铢、太货六铢、高昌吉利、太清丰乐、景和、常平五铢、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保定通宝等。 或为最早采用宋体字入钱文的钱币铸母。似应为北周宇文邕(561-565)试铸品。嗣后朝代可见零星同类品。 三、唐以后钱币文字隶楷兼行,对钱成风。 1,过渡性的武德通宝。 。而天成、天福、天汉、天德,假托受命于天 。南唐李煜,偏安一隅,则 首开对钱之先河。 4,辽、夏钱文分别采用本民族自创文字(不在此例)。同文亦铸汉字钱币。但汉字书法真楷兼用,书法造诣稍逊中原。 。 6,金元明清钱币除八思巴文和满文以外,汉文钱币多真楷。篆隶书体则为特例,藏之皆罕。 中华民国推翻帝制,闭关锁国渐成颓势,商贸开放兴起风潮。机制币涌入国门,方孔圆钱进入尾声。所见民国通宝小平、折十均为福建所铸,文体楷书。钱币文化承载商贸人文,映衬历史风云。钱文又是时代名片,审鉴钱文,可为断代向导。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946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古钱钱文浅说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