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枝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是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往往是以夺目的花朵作为中心,由细密的枝茎叶婉转缠绕,雍容而不失妩媚,在家用瓷中总不难找出这样的图案。不同时代下的缠枝花卉纹各有特色,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缠枝纹瓷器留存较多,但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缠枝纹如何区分呢? 康熙青花价格一路上扬 如何辨真伪 “古梅”青花瓶价值42万 一罕见明代成化青花瓷器 在北京以1430万元拍卖 纹饰 通体采用了缠枝花卉进行装饰,这样的缠枝花卉与清道光时期的钩子莲,以及清晚期一些普通民窑产品里的缠枝花卉相比,要画得更细腻、细致一些。但是这样的细致也掩盖不了它的缺点,就是缠枝花卉画得非常死板,缺乏变化, 与清三代鼎盛时期的缠枝花卉相比显得非常生硬,缺乏灵动性,这是这一个时期的花卉特色。 缠枝花卉 青花发色 整个青花发色,除了花朵部分看着稍微艳丽以外,其实它整个主基调已趋于沉闷的感觉,显得非常的深沉,整个青花发色显得发闷、发黑,不像清乾隆中早期那样,非常的艳丽,这也是这个时期的特色。在它的青花聚集处可以看到很多龟裂纹,龟裂纹这种特质从清晚期到清早期瓷器都存在,但是出现最多的就是清嘉道这个时期,也就是清中期过渡到清晚期这个时期。 龟裂纹 胎体 口沿露胎处 在这个盖罐的口沿露胎处,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典型的砂胎,这种砂胎我们也叫粗砂胎,大量流行与清嘉道时期。这种砂胎有很多孔洞在上面,整个胎底显得非常的粗糙,用手触摸的话有一种剌手的感觉,而这样粗糙的胎体导致胎质密度不够,所以我们用手掂量会感觉整个瓷器非常轻,不压手。 胎底 釉面 整个釉面是一种白中闪青的状态,而且这种釉面施釉比较薄,所以整个胎体的状态我们可以看的清楚,特别是罐身中部这种接胎的痕迹,我们可以看得很明显类似鸭蛋壳的鸭蛋青。 釉面白中闪青 这就是这个器物呈现给我们的特色所在,跨过这么久的时光我们现在还能完整的呈献给大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730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辨别清中期和清晚期的青花缠枝纹只需看这四点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