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通宝铸造时代背景又说明了什么?第一,顺治通宝铸造时间比较早,为1644到1661,历史悠久,从长远角度出发去考虑,未来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第二,顺治通宝5次改革,5大种不同的版本和类型,让这款古钱币的投资选择更多元化。第三,5次努力,顺治通宝最终找到了最适合的版本,为清代钱币铸造奠定了基础,历史意义凸显。试想一下,在现在每天都有大量藏家加入业内的背景下,如此三个特殊地方所在,难道还不足以让它变得分外不同,受到吹捧吗? 这是一枚顺治通宝背原雕母,顺治通宝乃清入关取天下后之第一枚正式铸币。 顺治十七年(1660年)山西省太原府局被提准复开;改铸顺治背满汉文原新钱。制作精美,直径在所有满汉文顺治中是最大的一类,平均直径在2.8cm以上,最大者达到2.9cm以上。存世量较大,行用钱面文版使用山西省太原府特有面文版式。 本版式雕母,在华谱《中国古钱大集》上有载,称雕母世仅两品,并载样钱子品拓图一枚。其与行用钱版式不同,属于未行用之样钱版式。 参见图照,本品包浆老道,沧桑岁月其貌可证。钱文纤细,雕刻之作可鉴。某些笔划,如背原字,刻刀用力较狠,曰字中间一笔异常纤细。笔划由地章斜拔向上高凸。如此小尺寸金属片之上,精细雕刻如此,可见其时钱局技工之精湛手艺。棱边摩擦后略有露铜,可见其乃精黄铜之材质。钱体轮廓之上,虽然曾经入土锈蚀,放大镜下有些凹凸不平,然其并无可见之砂眼铸坑,实乃精铜板材雕之无疑。 本品曾入窖藏,早年出土。曾经为上世纪中页或之前成都一老藏家拥有并拓图。是故,本品是否华谱所载之一,尚难说定。无论是否,实物方为硬道理,实者则真。 就我的阅见范围而言,此品及其版式,乃清雕母或样钱之中,被仿最多者。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本版式未能行用,量少成珍,母子皆贵,绝大多数人难以一见真容,故仿者即以此欺人是也。 上面就是顺治通宝背原雕母的收藏资讯。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714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顺治通宝背原雕母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