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民间‘国宝’?‘国宝’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去年在北京、西安两地召开的中国民间“国宝”第一、二次研讨会上专家们激烈讨论的话题。 11月11日,《收藏界》杂志社召开了“寻找民间‘国宝’第三次专家研讨会”,刘东瑞、杨臣彬、吴镇烽、戴志强、闫振堂等国内顶尖级文物专家围绕“民间‘国宝’标准”起草稿展开了科学论证。 与会专家争相发言:“没有民间‘国宝’,那有国家‘国宝’?”因此,发掘和保护民间“国宝”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基础,而不是补充。 与会代表认为:由于历史变迁,战乱、运动等因素,大量“国宝”至今流散在民间,可是如何发掘和保护呢?《收藏界》杂志组织专家历时一年多进行了广泛地调查、研究,并连续召开三次专家研讨会对民间“国宝”标准进行了反复研究和修订。 专家们一致认为:民间“国宝”的评选标准,应该从宝物的珍稀程度、文物价值、材质价值、工艺价值、品相标准、合法来源几方面加以评定,通过对民间“国宝”评定标准起草稿的研讨、论证、补充和修改,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并联名签字通过了中国文物界第一份“民间‘国宝’评选标准。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中国古玩商会会长宋建文和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会长汪建德表示:制定“民间‘国宝’标准是文物管理与保护的需要,促进民间收藏活动健康发展的需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 在研讨会现场,还展示了寻找民间“国宝”部分珍贵藏品,其中有一枚金质“布泉”钱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中国钱币博物馆原馆长戴志强说:“这是一枚王莽时期的金质‘布泉’,十分罕见,珍稀程度和品级非常高,目前尚未发现第二枚。会上出现的一件汉代古玉“龙车凤辇”,南开大学著名玉器考古专家张锡瑛教授评价说:“玉质精良,鬼斧神工,美仑美奂,存世仅有” 另有一件宋代供石“卧狮”,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关注,此石原为灵芝化石,配双层红木底座,因其神似—只仰头半卧的狮子,底部像一幅中国地图,并由宋代著名书法家米友仁题‘卧狮”而得名,是宋代米芾家藏之物。此石历经米友仁、项子京、宋克、曹复元、蒋介石、张静江等珍藏赏玩,并在石上留下五款铭文。国内外罕见,可称之为“国宝”级孤品。 一件件稀世珍宝的首次亮相,受到了与会专家、嘉宾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并对“收藏界”杂志一年来深入、细致的寻找民间“国宝”工作表示了赞赏。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709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稀世“国宝”亮相专家交出标准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