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实际上就是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佛教造像因此也带有越来越浓的汉化色彩。着装变了,形象变了,表情也变了。中国的佛教造像明显有别于印度式造像,而变化的结果是使佛教造像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古玩收藏网(www.kaimen360.com)王经理说,人见人爱,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陈惠生作品——醉仙图教寺庙多居山林之处,因此寺庙大门称为“山门”。 韦驮像和弥勒像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韦驮像多为童子状,穿着全身甲胄,手执金刚杵,模样威猛。而弥勒像为一尊胖大和尚,袒胸凸肚,箕居而坐,手掐串珠,笑容可掬,令人一见顿生亲切之感,欢喜之心。弥勒像旁常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然而,弥勒的本相并不是如此,这尊造像已经完全汉化,并被注入了诸多中国文化元素。据《弥勒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南天竺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弥勒是他的姓,意译为慈氏,阿逸多是他的名,意译为无能胜。也有人认为阿逸多是姓,弥勒才是名。相传,白居易也是一位弥勒迷,而“五子闹勒弥”则很受妇女崇仰。 不仅如此,人们还常在弥勒造像上加上其他吉祥元素,如在弥勒身上塑造五个小胖男孩与之嬉戏,这种“五子闹勒弥”造像很受求子嗣的妇女崇仰,从而有了“送子弥勒”的说法。在寺庙大雄宝殿里,常出现“横三世”佛像和“竖三世”佛像,所谓“横三世”是指同时存在的三个空间世界。“横三世”佛像在殿中的安排是: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间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竖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竖三世”佛像在殿中的安排是: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这尊佛有人认为是燃灯佛,有人认为是迦叶佛;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有人问:弥勒到底是佛还是菩萨?如何区分弥勒佛像和弥勒菩萨像?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前不久,曾预言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由弥勒下世,接替他的佛位。所以弥勒现在是一位菩萨,将来就是佛。因而弥勒的造像基本有两种,一种即未来佛像,常陪释迦牟尼像安置在寺庙的大雄宝殿,不能离“竖三世”佛像而独立安置。另一种弥勒造像为菩萨像,常戴天冠,每每单独摆放。另外,民间还有弥勒手持铜钱和蝙蝠等造像,寓意“弥勒送财”和“弥勒送福”。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人人为何都喜欢弥勒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