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尽显“新三民主义” 提起潘家园,在今天的北京城可谓大名鼎鼎。它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地名,而是与长城、烤鸭一起成为北京的一大城市名片和特色景点。“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已成为海内外游人北京之行必不可少的3件事。 起源 从“跳蚤市场”开始 十多年前的潘家园只是个杂货市场,商贩全是沿街摆摊叫卖,后来渐渐地古玩收藏品成了主流,还因此出了名,不仅吸引了普通爱好者,专家、学者、海外宾客也闻名而来,于是各路卖家从街头走进大棚,成就了这个“全国品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收藏品市场和工艺品集散地”。“市场”占地50余亩,摊位3000余个,全面开放经营、地摊交易。 没几年潘家园又出了个古玩城,接着是兆佳朝外古典家具市场、古典文化的商业氛围已是不言而喻,国内许多罕见的古玩品类均荟萃于此。但前期许多商铺却都贴着出租、转让、招租等字条,生意萧条可见一斑。 “潘家园区域的地产加上商业,必须融入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当时经营惨淡的症结就在于缺少准确的文化定位。”曾给潘家园商圈定位的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北京今日潮流企业策划公司董事长陈俊说,“八九十年代,偏差的定位不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发挥。给潘家园地区经济的发展、知名度的提高和商铺的增值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只有民族的、民间的、民俗的,才是世界的,小到鼻烟壶,大到过人高的雕塑;小到地摊,大到装修考究的收藏俱乐部,潘家园几十万种商品无不凝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潘家园商圈是中国国内惟一的,同其他的商圈比较,潘家园就是民族的,要使它走向世界。当年用“北京潘家园古典文化商圈”替代了“南城文化板块”的名称,以“新三民主义”的明确定位,为潘家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航标。 核心 古典文化为支柱产业 朝阳区建成了一个闻名海内外的CBD,而今潘家园古典文化商圈也日渐蓬勃,二者一洋一中,遥相呼应,和谐演绎着现代与古典的二重奏。 如果说昨天的潘家园在人们的印象中,还只是个淘换旧货、古玩的地方,鱼龙混杂、真假难分,谈不上品位与规模。那么今天以“古典文化商圈”的名头呈现出的潘家园,已改头换面,成为媲美中关村的产业园区。 与旧货市场一墙之隔的中古商国际收藏品俱乐部,比起北京古玩城和潘家园旧货市场来,规模更大,环境更为幽雅,它的出现直接提升了潘家园古玩市场的档次,成为潘家园“变脸”的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还有潘家园古典家具市场,以潘家园旧货市场为中心,周围一公里内的古旧家具店都是潘家园古旧家具市场的一部分。但最集中的地段是兆佳朝外市场和北京古玩城。 北京古玩城的古典家具在一层,营业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50多个摊位,既有明清年间价值不菲颇具收藏价值的古典家具,也有崭新的仿制品。虽然是新品,却也价格昂贵,一对瘿子木仿明朝官帽椅要价1.8万元,一件做工精细的紫檀如意价格高达6.8万元。有意思的是,这里既有原汁原味的,也有古今结合的,一款根据药柜仿制的柜子,虽然材质是旧柴木,样子也古色古香,但却叫CD柜,显然是用来装光盘的。这类柴木做的仿制品价格都比较便宜,一两千元足矣,一个仿旧电视柜标价2300元,还有的商量。虽说是古旧家具,但未必一味追求年代的久远、材质的高奇,最关键的还是特色。 兆佳朝外古旧家具市场有四层,约70个摊位。市场历史悠久,以国外客人和回头客为主。2007年,已坐拥4家古玩市场的潘家园商圈将添新丁,位于华威桥西南角的天雅东方古玩城即将开门迎客。它与著名的北京古玩城隔路相望,距离国内外知名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不足600米。据天雅东方古玩城招商部的负责人介绍,该市场预计8月开业,占据了潘家园古典文化商圈的天时、地利,再加上火暴的人气,目前招商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周边 京城眼镜集散地 如今古典已不再是潘家园惟一的“名片”,在以古典为核心产业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各种业态错位发展,潘家园眼镜城悄然火了起来,人气一高再高。 到潘家园买眼镜就如同到中关村买电脑,一进眼镜城大门,整栋大厦都是一家挨一家的眼镜店,跟西单购物中心差不多。眼镜城的主要商户都是浙江人和广东人,这不奇怪,浙江和广东也恰恰是中国眼镜行业贸易的两大主要“帮派”。这里不仅货全,而且价实,如果有一番侃价的绝活儿,那可谓是英雄找到了用武之地。经历了街边固定标价、价格完全没有回旋余地的眼镜店,再到潘家园的眼镜城,不禁边逛边感慨,眼镜这行,的确暴利! 潘家园眼镜城里销售的眼镜价格仅相当于市场价格的1/3甚至1/5。一款保利来墨镜市价为498元,这儿仅售210元;一款保圣镜架市价460元,而这儿只有190元……相比配镜动辄上千元的眼镜店,这里的定价简直低得惊人。 记者以配镜为名,走进三楼的一家眼镜店,店主是30多岁的南方人,自己也戴眼镜。他没有劝记者挑最贵的,而是根据实际的度数和气质,帮着挑了一幅深红色框架蛮轻巧的一款。看上去不起眼,戴上却很舒服。 买眼镜也像做头发,遇到认真的发型师,会把每根头发都看做自己作品的一部分,宝贝似的对待,让顾客也感觉到每一缕头发的重要。眼镜也是这样,从镜片到框架,颜色、样式、矫正等等一样都马虎不得。一套配下来245元,包括附送的镜盒和镜布。 随后,记者在眼镜城里转了转,顿时发现了自己的“外行”。很多来配镜的人都只买镜架而不配镜片。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其中一位告诉记者:“这里没什么设备,验光一两分钟就搞定了,实在不保险。但一样的镜架却比外面的眼镜店便宜一多半,看准了就来这儿买。但镜片还是要保险点,一定去专门的眼镜店配。” 配镜是一个半商半医的行业,单纯的价格比拼显然不合理,关键在于合理价位基础上保证好品质。眼镜价格打折,产品质量、配镜技术和售后服务可不能打折。 商家故事 沉浮古玩虫 家住华威北里的曹正文老先生,经营古玩虽说是近两年的事,而当“虫”的年头可是不浅了。原来只是单纯喜欢收藏,日积月累,收藏的档次和成功率不断提高,便开始以收藏养收藏,守着潘家园的“宝地”随时随地纳精汰次,变没钱为“有钱”,现在已经正儿八经地做起了古玩生意。 刚想请老先生谈谈经营的故事,没想到却被一口回绝:“古玩界奉行不听故事,只凭眼力。”说完爽朗地笑了起来。在古玩界,“故事”有另一种解法,那就是藏品的来历和传奇,真能达到辨货“不听故事只凭眼力”的境界,可谓是个中高手了。“其实多听听故事也无妨,闻者足戒嘛!防止故事‘轮回’到自己身上。”说着讲起了自己当年淘宝的经历。 一大早,他习惯地赶到潘家园露天市场,几圈转下来未发现有中意的。正失望之余,突然在一个不起眼的摊位上,有一块外表平淡无奇的金壳袋表,他一下子兴奋起来。伸手拾起这表,打开前盖,发现前表盖后面有一香炉形图案,上面赫然刻着“播威”二字。机械状态良好,搪瓷表面,戟式老针,上弦就走。一问价钱,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400元!立即掏钱付款,一手紧捂着这只袋表,紧张兮兮地离开潘家园市场。播威,那可是100多年前,瑞士制表大师爱德华·播威于1820年创建的,专门制作行销中国的表。播威表机械精细,表壳装饰华丽,惹人喜爱,风靡中国,成为古玩收藏的佳品,价值何止四位数。当时有人愿出800元买进,曹先生说什么也不肯,硬生生地撂下一句话:“他们难道不懂什么是播威吗?” 古玩市场充满诱惑,也充斥着赝品,稍有不慎,就会打眼;也有人独具慧眼,淘金觅宝。“懂的人不玩,玩的人不懂”。有些商贩对似懂非懂的收藏者最敢蒙,因为懂的人不会吃进假货,不懂的人对真货也不感兴趣,惟有似懂非懂的人容易把假货当真货购进,还自我陶醉。说到收藏,曹老先生俨然一位饱经事故的老学究,“定位和心态是最重要的。钱少有钱少的玩法,钱多有钱多的玩法;收藏也不只限于古玩,关键在于‘用心’。把收藏当做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增长知识的事情,不能买到真的就过度兴奋,买到假的就过度伤心,把身体都搞垮了”。可话说回来,古玩的乐趣恰恰就在于真假难辨,真假永远像一个谜语。科学检测手段再先进,最终还是人眼来辨。正因为有真假之分,才为藏家提供了一个施展眼力、财力、胆力的舞台,斗智、斗勇、斗眼的故事异常精彩。 自古以来,古玩因其利大而作伪不断,赝品层出不穷,上当受骗“吃药”的不乏其人,为之倾家荡产的也不鲜见。古玩市场,有捡不尽的便宜,吃不尽的“药”;觅不尽的宝贝,上不尽的当。“摊主大都会编造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信了,迷惑了,吃亏的就是你。最好的办法是捂紧自己的口袋,不熟悉的收藏门类的藏品不轻易下手,有疑问的藏品不轻易下手。不期望一夜暴富,日赚斗金。愿人人成为赢家,而不是输家。”老先生说。 专家问诊 潘家园和北京许多的特色市场一样,最初以市场形式出现是源于当年特色产业起步时规模小、交易主体实力弱,主流交易形态只能以市场的模式出现。 从做市场到做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向潘家园一样的许多特色市场都面临着要向现代特色产业商务中心转型的要求。潘家园没有固守市场模式,而向潘家园商圈发展,这是可喜的进步,但我们也看到,许多如同潘家园这样的特色市场,却朝着市场群的方向发展。都来建市场。都想分特色市场一杯羹,却没看到,在大建市场、争相招商的同时,产业的主体也在悄悄流失,留下的更多是梦想买商铺发财的投机者,特色商圈也就这样逐渐消亡了。 专家点睛 做一流的民间古典文化市场品牌 潘家园古玩市场是北京著名的特色古玩艺术品市场,号称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 潘家园古玩市场诞生于1992年,短短15年间成长为国内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市场,不能不说是赶上了好时候,赶上了北京这个具有3000余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的好地方,历史的流风余韵在这里得到共鸣。 得其时,享其利是潘家园古玩市场的既有优势,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做国内一流的民间古典文化市场品牌,在现有基础上做到最好。 首先,是吸引有购买力的北京顾客。尽管外籍顾客和外地顾客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北京顾客始终是市场的主流客源。2006年北京市的人均GDP已达到6210美元,越来越多的人具有消费古玩的能力,盛世好收藏,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鉴赏力的群体,北京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具有浓厚的怀旧情结,逛古玩市场追逐历史之美是很多现代人的精神享受。 其次,是把旅游文化服务做到位。旅游文化服务体现在多方面,近年来潘家园市场在这方面改进很多,市场环境有很大改善,特别是通过诸如老玩具、精品酒具等的专题展示吸引了众多发烧友,突出了民间文化的亲和力。但市场周边环境还比较杂乱,特别是缺乏足够的停车位,这将是潘家园市场长远发展的主要瓶颈。 再其次,潘家园市场应该和周边的古玩市场互补发展。近年来,朝阳区潘家园一带已形成较为浓厚的古典文化产业氛围。与其他市场错位发展是今后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基本选择。一旦周边涌现出更多的面目雷同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其结果,恐怕就像中关村的电子市场模式,古玩成了工业品了,收藏价值何在? 人流量:2880人/半小时 调查手记:7月7日17时35分至18时05分,记者在潘家园路口进行抽样调查,共有2880人在半小时内经过。 车流量:585辆/半小时 调查手记:7月7日18时10分至18时40分,记者在潘家园路口进行抽样调查,半小时内共有585辆汽车通过。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486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沉浮古玩虫潘家园商圈从市场到产业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