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作“小股市”的邮票市场沉寂了近10年后,最近呈现出一派“牛气”冲天的景象。 近半年来,新老邮票的身价也随着整个大盘的上扬呈现出回暖高升的势头。尤其是在奥运会题材各种邮品发行之后,更是激起邮人新一轮的投资热情。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邮市步入上升台阶,但集邮道路前景美好而曲折。在邮市火爆的背后,“炒作”的阴影已经隐现端倪,邮市以“炒”来维持繁荣的投资理念,会给邮市的健康发展留下什么不良隐患?投资人还需冷静观察。 “牛市”初现 2006年以来,由于国家邮政局一系列邮改措施相继出台,长期低迷的中国邮市逐渐有了起色,很多人都感受到了邮市复苏的迹象,邮品的身价正随着行情的强劲上扬而一路攀升。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整体走势来看,投资者投资邮市的时机较好,2007年产生较大行情的条件已经具备。邮市复苏主要表现在大部分邮票都在升值,邮票的行情普遍看涨。各品种中,由于老票的发行量相对较少,所以其增值幅度相对较快。大部分老JT邮票相对2006年上涨了50%,其中个别经典品种已经翻番,且好品相一票难求。 如1980年发行的T46庚申猴票,在1997年邮市最为火爆的时候,每枚的价格也仅1500元左右,到2006年底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到了2500元左右,而今年以来价格更是一路攀升,现阶段市场价格已经突破了3100元。 随着T46庚申猴票的领涨,各类发行量巨大且长期打折的小型张跟着走俏。其中,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市价已超4万元;《三国演义》小型张也涨到了180元;而《名楼》、《编钟》等价格则比以前上涨近一倍。而最典型的当数王昭君出塞小型张,1997年曾经上涨到30多元,后又跌至2元,现在又回升到7.5元。除了小型张,其他邮票的价格也涨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底“文革”票的价格每套才4万多元,而目前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6万元左右;“编号票”也从去年的每套3000多元,上涨到了目前的5000多元。 最近一两年邮市的上涨,与2006年新票的上涨有很大的关系。在2006年,新票的快速上涨对带动整个邮市走出低谷作用重大,当时很多新票一面市,其价格就超过面值数倍。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市场对新邮的炒作不再火爆。据了解,随着收藏投资者逐渐理性与成熟,在邮市上除奥运题材等少数几个品种关注度较高外,以前很多被炒高的新票,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回落。 分析人士表示,相对于2001年、2004年邮市的“井喷”短暂行情,此轮行情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步整体上行,慢牛走势明显,这是新一轮邮市行情出现前的基本特征,中国邮市朝好的方向发展已成共识。而判断大行情的重要标志,是彻底消灭打折邮票和保证邮票在邮政行业的全面使用,由此,定将掀起新一轮邮市高潮。 缘何“井喷” 分析人士认为,邮市火爆的主要原因是,国务院批准邮政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国家邮政局和集团公司已经成立挂牌;加上邮资调价,扩大用邮量,今年的邮票发行量明显减少,炒新明显收敛,邮票打折明显减少,收藏邮票有望升值。 通过各方面人士的积极努力,2006年的邮票政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可以说是1997年之后最好的一年。 据称,相对于前几年邮票动辄几千万的发行量,最近两年邮票发行方式改变了,基本上和国际惯例接轨,邮票发行总量下压,给市场上流通的邮票提供了上涨空间。 2005年,国家邮政局采取釜底抽薪举措,实施了空前的对库存编年邮票大销毁行动,可谓对症下药。这就避免了一旦邮市好转,各级集邮公司大规模向市场放货、在市场抽血的现象发生。 由于搬走了冲击二级市场的库存货源“大山”,解决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投资者心态发生巨变。在资金不断涌入下,邮市终于迈开复苏步伐,且这种复苏走势延续至今。 2006年,国家邮政局大力整顿集邮市场,实行实名订票,对邮票订户实行了最高限量制。而对于半年内没有售出的邮票,全部退回北京集中销毁。恢复大小版版式,大规模缩减小版张发行套数,大版邮票年底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新邮炒作的规模;把邮票的发行职能和监管职能分离,可以有效地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邮市还面临一些障碍。邮政改革已经进入实际性阶段,各级邮政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清产核资。而邮政改革中的最大问题是邮政想确保将成立的邮政集团公司的专营范围(包括普遍性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分拆;与社会上快递公司的竞争处于优势地位;邮政储蓄以有利于邮政集团公司的方式转型;邮票发行模式和利益分配形式的固定,这也是《邮政法》六易其稿不能出台的原因。 中国邮市的稚嫩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国家没有专门关于邮品交易的法律法规,甚至连营业税也不征,这在表面上看对邮人及集邮爱好者有利,实则是邮人及集邮爱好者的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几年邮票的深幅打折、禁用自带邮票邮寄包裹等,就是对邮人和集邮爱好者权益的掠夺和侵犯。 1997年我国的集邮事业达到了顶峰,集邮者和邮票投资者加起来接近2000万人,规模空前。随着邮市泡沫的破灭和邮政部门的一些决策失误,中国集邮市场遭受重击,目前集邮投资者萎缩到200多万人。虽然这种现状让所有热爱中国邮票的人士感到痛心,但也创造了一个重新腾飞的契机。 风险不可低估 邮市行情一片叫好,其增值速度和长期投资回报率十分惊人,中线投资的收益明显高于股票投资,这波行情再次吸引了投资者的眼光。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邮市前途虽然光明,但道路仍然曲折。邮市今后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邮政管理部门的智慧和诚信度。尽管目前频频传来利好,但是中国邮市仍然无法摆脱政策市的局面,一切决定于邮政改革的力度和改革措施的到位程度。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邮市的局面还不能盲目乐观。邮市看似低投资高收益,但套牢的机率并不低,一旦被套可能比股票套得还深。 当年很多被邮票套牢的人仍记忆犹新,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在1997年进入邮市的,当时大部分邮票已被炒得很高。原来投资者买一整封长江三峡小型张,面值500多元。而1997年则被炒到2500元,随后很快就跌破了百元,到今年年初才回升到200多元,目前已回升到500元。一位10年前的投资者把这封2500元的邮票卖回了人民币500元。他感叹道,虽然是割肉,但总算收回一些投资成本了,被邮票套牢的滋味并不好受。 事实上,目前邮市投机气氛太浓,健康的投资理念没有形成,除北京、上海等少数地区之外,全国其它地区的邮市仍然名存实亡,过江龙资金在兴风作浪,邮票的价值规律被扭曲,借货做空的风气随时会抬头,期货交易仍然在制造着风险,邮票交易困难,再加上现在都是整百以上的批量交易,零散东西无人问津,普通集邮者和投资者无法参与。要想使邮市真正走向复苏之路,困难仍然重重。 业内人士表示,在邮市大热时,不宜跟进热门邮票,因为过热的邮票有可能暴跌。无人问津的冷票也不宜进。因为冷票有它的“致命伤”,如图案设计不好、票样不合规矩等,或者印数过大。如果投资者贪图便宜吃进这些票,很容易压在手上放不出去而只赔不赚。 资深邮市投资者认为,随着邮市的不断升温,其风险也在同步放大。因此,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超级“井喷”行情而盲目介入,应进行理性投资,按市场规律操作。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456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邮市再现井喷行情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