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通宝是随着中世纪蒙古的崛起和元帝国的建立应运而生。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蒙古人虽然依仗强悍的骑兵军团征服了一系列文明程度较高的封建王朝,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先进文明所征服。在入主中原之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高雅绚丽和辉煌灿烂使征服者深受震撼,称羡不已。 至元通宝铸造于元代至元年间,即公元1264-1294年。据史书记载,至元通宝版别众多,大小不等,钱文有汉文和巴思巴文两种,由于铸期仅有数月,故而遗存不多。 由于元朝有两个至元年号,一是元世祖忽必烈,再则是元顺帝,通常习惯上称此为后至元。而据资料载,前至元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至1294年也曾铸造过至元通宝钱,有汉、蒙两体小平至折三型。而元顺帝所铸造的至元通宝版式繁杂,变化无常,除光背外,有背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等。其主材青铜,银质则十分罕见。 中国古代的方孔铜钱,面和背的钱文绝大多数为单一的汉文,也有极少量的是契丹文、西夏文、蒙古文和满文,在元代和清代,有较多的方孔铜钱面文为汉文,背文为汉文和蒙文或汉文和满文。 元代铜钱分为官铸钱和供养钱两种。供养钱是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时专门用于供奉神灵的私人铸币。官铸钱是由元朝政府监督铸造的铜钱,种类较多,其中就包括至元通宝。虽然蒙古统治者多次颁布禁止使用金属货币的法令,但在民间,至元通宝等铜钱仍有少量流通,为当时的商业贸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而至元通宝四体文钱钱文则有四种:面文至元通宝4个字为汉文,背文穿上、穿下直读为蒙文八思巴文,穿右为察哈台文,穿左为西夏文。因此,该钱被称为四体文钱。在历朝历代的古钱币中,面文和背文多达四体的,仅此一例,别无其他,可谓空前绝后。关于这种钱的用途,历来钱币学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镇库钱,有人认为是供养钱,目前尚无定论。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453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至元通宝古钱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