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像股票市场,一方面投资者的比重过大,而且做短期行为的比例过大。比如,拍卖市场的熟面孔特别多,这些“行家”———而非藏家的举动几乎成为了整个市场的风向标。与此同时,一些重要作品的“换手率”特别高,甚至出现了春季拍进、秋季拍出的短线客。须知一般的艺术品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其周期通常在3-5年或更长时间,而不少藏家甚至是会“捂”一辈子的。这与股市中的价值投资理念十分契合。比如,目前许多从海外回流的中国古代、近现代艺术品,其当初的购藏者大都老的老、死的死,又后继乏人,才派发出来。再如,今年10月,国际著名的菲利浦斯拍卖公司在伦敦将以“法伯藏品”的名义,专题拍卖美国地产商、收藏家霍华德·法伯所藏的44幅中国当代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是他自1995年开始收集的,包括王广义、方立钧、岳敏君、曾梵志、张晓刚、徐冰等人的作品。当时这些人并未引起任何人的关注,画商们甚至说他疯了。如今这些作品在市场上炙手可热,价格至少要涨数十倍以上。 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与股市类似的许多操作手法也频频出现。比如,书画艺术品拍卖早已有了指数和排名,以书画指数的形式来反映中国艺术(书画市场发展变化轨迹和当前成交状况。目前雅昌艺术市场指数中,计有国画400指数、油画100指数、海派书画50指数、京津画派70指数、中国写实画派20指数、长安画派20指数、岭南画派30指数、中青年女油画家10指数、新金陵画派30指数、当代中国画100家指数、当代新现实主义油画7人指数等分类指数。比如当前国画400指数(相当于股市中的综合指数为2445点(从2000年以来统计,历史最高3949点,最低913点,比前月上涨108点或5%;油画100指数为6424点(历史最高8263点,最低842点,比上月减少93点或1%。 而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被人诟病为更像是一个期货市场,因为购买者大多不是在做艺术收藏而是期货囤积。他们不是作为一种消费终端来消费艺术品,而是把艺术品作为一种货物来囤积以待涨价后再卖出,从中获取利润。 而原先最让投资者头疼的是,艺术品没有股票那样的快速变现能力,现在似乎也已经不在话下。上海早已有了专做艺术品的典当行,据家鑫典当行总经理宣家鑫介绍,他们曾经手过的最高价格的艺术品,是现代著名国画家张大千的一幅山水画,典当金额达80万元,最后被顺利赎回。如今,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所谓的“艺术银行”,也就是以艺术品为租赁、存取、置换元素的专业艺术机构,收藏者从这里购买的艺术品,可以拿到指定银行去抵押置换,甚至可以保值增值,这就规避了赝品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 如果说,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像股市,那么要其不热也难。只是同样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艺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2368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艺市越来越像股市的评论